[发明专利]一种单层布线的电容式二维触摸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63470.2 | 申请日: | 2013-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53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凌伟;毛志敏;文达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恒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2 | 代理人: | 陈健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层 布线 电容 二维 触摸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容式触摸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层布线的电容式二维触摸传感器。
背景技术
电容式的触摸传感器由于其触摸的灵活和支持多点触摸,已逐渐替代电阻式的触摸传感器,在市场上占据很大的优势。传统的电容式触摸屏通常采用多层布线的方式实现,而目前虽然也有只用单层ITO来实现的,但需要在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的交叉点处增加跳线。增加跳线的设计在制作过程中,首先需要在交叉的位置布设一层绝缘层,然后再在绝缘层上布设跳线,跳线的增加会使整体的布线复杂、密集,增加制作过程中的工序,且会影响布线的美观。因此,现有的单层布线设计中导线较多且杂,不仅影响美观,而且也不利于制作成本的节约,同时也增加了制作的难度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单层布线的电容式二维触摸传感器,旨在解决电容式触摸屏布线复杂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单层布线的电容式二维触摸传感器,包括基板和附着在所述基板上的导电层,所述导电层包括若干感应电极块和若干驱动电极块;所述感应电极块与所述驱动电极块间隔排列,且相邻感应电极块与驱动电极块之间具有等间距的间隙;所述驱动电极块包括第一驱动电极块和第二驱动电极块,所述第一驱动电极块和第二驱动电极块均具有一齿边,且二者的齿边相互咬合;各个驱动电极块中的第一驱动电极块相短接构成一个驱动电极通道;各个驱动电极块中的第二驱动电极块相短接构成另一个驱动电极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若干感应电极块按排列的顺序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从基板的一边引出导线,第二部分从基板的另一边引出导线,且第一部分中的每个感应电极块与第二部分中对应的一个感应电极块短接成一个感应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电极块和所述第二驱动电极块的齿边呈三角形或梯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电极块的齿边比所述第二驱动电极块的齿边多一齿或所述第二驱动电极块的齿边比所述第一驱动电极块的齿边多一齿。
进一步地,所述若干驱动电极块按排列的顺序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的所有第一驱动电极块构成第一驱动电极通道,第一部分的所有第二驱动电极块构成第二驱动电极通道,第二部分的所有第一驱动电极块构成第三驱动电极通道,第二部分的所有第二驱动电极块构成第四驱动电极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电极块为M字形结构,所述第二驱动电极块为V字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电极块为V字形结构,所述第二驱动电极块为三角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感应电极块为长条状,所述第一驱动电极块和所述第二驱动电极块的齿边相离咬合整体呈长条状。
进一步地,所述若干感应电极块均从基板的一边出线,所述若干驱动电极块均从基板的另一边出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电极块的面积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极块的面积相等。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单层布线的电容式二维触摸传感器,能在单层布线上简化布线,且触摸的灵活性和感应性好,同时也简化了电路板的制作工序,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容式二维触摸传感器布线方式的局部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单层布线的电容式二维触摸传感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的单层布线的电容式二维触摸传感器通过把两驱动电极块的相互齿合的设计方式,使电容式触摸屏在单层布线设计时能简化布线,节能制作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634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薄膜电容式触摸屏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偏光-滤光模块及触摸显示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