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芝麻加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60070.6 | 申请日: | 2013-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09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邓青;徐国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新桥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29 | 分类号: | A23L1/29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8 | 代理人: | 郭官厚 |
地址: | 24721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芝麻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芝麻加工方法,尤其涉及芝麻加工方法中的粒盘选步骤。
【背景技术】
为提供成为食品的芝麻,需要经过剥皮和炒熟工序过程。对此,传统加工方法是,对一定量从种植地收获的芝麻,为剔除芝麻里包含的异物,常用簸箕簸,然后投放到一定量的水中用笊篱舀取的方法分离碎石和砂砬。泡胀的芝麻常靠碾子或类似舂米或手掌搓的方法去外皮,而后常用人工运送到炒熟机内,在一定温度下炒熟后成为可供食用的芝麻制品。然而,传统的上述芝麻加工方法,一般都靠人工完成。这既要需用许多劳力,又难以实现大批量生产。加上加工工艺过程大都属于原始的简单手工操作,难免产生处理过程中的芝麻损失,造成损失量与加工量之比相对增大。同时,提纯过程也不科学,成品中常包含大量异物(碎石或杂草等)。作为食品,卫生状况相当底下。尤其是传统工艺在芝麻泡胀后剥皮过程中,由于芝麻含有过量水分,在碾子或舂子里剥皮过程中常形成芝麻凝团。又由于碾子和舂子功能特点,加工时局部不可避免地产生过分的打击力和磨擦力,与其说是剥皮过程倒不如说是粉碎过程,甚至产生连营养元素也遭到破坏的相反效果,由此造成了生产效率低下、产品质量难以保证等一系列问题。
现有技术,请参考2001年5月30日公开的第CN1296777A号专利申请,其公开了一种便于自动化的芝麻加工方法,然而这种加工方法由于没有粒盘选步骤,加工出来的芝麻油大小不均,一致性不好。
鉴于上述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芝麻加工方法的改进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芝麻加工方法,所述芝麻加工方法加工出来的芝麻一致性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芝麻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筛选,将芝麻原料经过筛选机两次去除夹杂物;
2)比重选,经过震动筛,按重量比漏去石块、沙和重杂物;
3)去不饱满,再经过回转筛按质量筛除不饱满的芝麻;
4)粒盘选,用筛选盘选出一致性的芝麻;
5)色选,用电脑色选机去除异色粒;
6)浸泡,经传送管到达搅拌罐按1.3%的片碱和芝麻比重,在水中浸泡20—30分钟;
7)脱皮,送到打皮机搅拌,通过互相摩擦脱皮;
8)烘干,芝麻和水比重1:2,抛甩15—20分钟滤干到离心机,在120度的温度下烘甩到5—10分钟就成功输送到成品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芝麻加工方法中增加了粒盘选步骤,加工出来的芝麻一致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芝麻加工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芝麻加工方法的工艺流程。
一种芝麻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筛选S1,将芝麻原料经过筛选机两次去除夹杂物;
2)比重选S2,经过震动筛,按重量比漏去石块、沙和重杂物;
3)去不饱满S3,再经过回转筛按质量筛除不饱满的芝麻;
4)粒盘选S4,用筛选盘选出一致性的芝麻;
5)色选S5,用电脑色选机去除异色粒;
6)浸泡S6,经传送管到达搅拌罐按1.3%的片碱和芝麻比重,在水中浸泡20—30分钟;
7)脱皮S7,送到打皮机搅拌,通过互相摩擦脱皮;
8)烘干S8,芝麻和水比重1:2,抛甩15—20分钟滤干到离心机,在120度的温度下烘甩到5—10分钟就成功输送到成品库。
另外,步骤8)中加了一套温度控制报警设备,便于控制芝麻的炒熟程度。步骤8)前步骤7)后还设有抛罐工序,用提升机送到抛罐,抛罐的水温50-60度。步骤4)前步骤3)后还设有磁选步骤,用磁选机去除铁屑。所述磁选步骤后还设有风选步骤,以去除秕粒。
本发明在芝麻加工方法中增加了粒盘选步骤,加工出来的芝麻一致性好。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创造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创造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新桥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新桥工贸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600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