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输液用组合盖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50014.4 | 申请日: | 2013-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18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罗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晓 |
主分类号: | A61J1/14 | 分类号: | A61J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421000 湖南省衡***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液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包装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输液用组合盖。
背景技术
目前生产输液所涉及的组合盖基本都是组合拉环盖或组合易折盖,结构都由盖体(且大多又是由内盖体、外盖体组成)、密封硅橡胶塞组合而成,使用时,先将外盖体的密封部分去掉,同时裸露出设置在内盖体上硅橡胶塞供加药或输液穿针用,输液器的穿针靠硅橡胶塞的抱紧以防止脱离输液容器。
由于输液的特殊性,外盖体的密封部分既要满足使用前不被轻易破坏,又要适用输液时能够轻易拉开中间部分以裸露出硅橡胶密封塞,但拉环不能被拉断,所以对外盖密封部分的要求很高,其成本就会相应增加。
另外,由于上述组合拉环盖结构,在工艺上需要至少二、三种材料组合完成连接,所需的注塑模具和工序也相应较多,且需专用的组盖机将其组合在一起,因而其生产投入和生产成本较高,中间环节也多,污染风险增大,操作繁琐且不方便,生产效率低。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成本较低的输液用组合盖,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输液用组合盖,以实现降低成本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输液用组合盖,包括组合外盖和、密封塞,所述组合外盖包括组合盖主体,均与所述组合盖主体连通的输液用连接管和加药用连接管,其中:
所述输液用连接管的内孔靠近所述组合盖主体设置有第一密封层,所述输液用连接管的端面设置有第一易撕密封膜;
所述加药用连接管的内孔靠近所述组合盖主体设置有第二密封层,所述第二密封层与所述加药用连接管的端面之间固定有密封塞,所述加药用连接管的端面设置有第二易撕密封膜。
优选地,上述输液用组合盖中,所述加药用连接管的内孔设置所述密封塞的部位靠近顶面还设置有环状突起。
优选地,上述输液用组合盖中,所述环状突起的截面为弧形、波浪形、锯齿形、梯形、倾斜的梯形、半球形、三角形和间断设置的小平面中的一种。
优选地,上述输液用组合盖中,所述环状突起的厚度范围为0.2mm-0.8mm。
优选地,上述输液用组合盖中,所述密封塞为硅橡胶塞。
优选地,上述输液用组合盖中,所述密封塞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一凹槽和所述密封塞的下端面中部设置有第二凹槽。
优选地,上述输液用组合盖中,所述输液用连接管的外壁上设置有向外标识,所述加药用连接管的外壁上设置有向内标识。
优选地,上述输液用组合盖中,所述向外标识和所述向内标识均向其对应的外壁凹陷,其凹陷的尺寸范围为0.3mm-0.5mm。
优选地,上述输液用组合盖中,所述输液用连接管的内孔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输液用连接管的内孔的孔径大小与标准输液针头过盈配合。
优选地,上述输液用组合盖中,所述第一密封层和所述第二密封层的厚度范围为0.3mm-0.5mm。
优选地,上述输液用组合盖中,所述第一密封层与所述输液用连接管;以及第二密封层与所述加药用连接管都是一体注塑成型的构件。
优选地,上述输液用组合盖中,所述组合外盖为一体注塑成型的构件。
优选地,上述输液用组合盖中,所述第一易撕密封膜和所述第二易撕密封膜为塑料膜或铝塑复合膜。
优选地,上述输液用组合盖中,所述第一易撕密封膜和所述第二易撕密封膜为一体式结构。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输液用组合盖包括组合外盖和密封塞,组合外盖包括组合盖主体,均与组合盖主体连通的输液用连接管和加药用连接管,其中:输液用连接管的内孔靠近组合盖主体设置有第一密封层,输液用连接管的端面设置有第一易撕密封膜;加药用连接管的内孔靠近组合盖主体设置有第二密封层,第二密封层与加药用连接管的端面之间固定有密封塞,加药用连接管的端面设置有第二易撕密封膜。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输液用组合盖在组合外盖上单独设置了输液用连接管和加药用连接管,且输液用连接管内不必设置密封塞,而靠输液器针头与其内孔的过盈配合来进行密封输液;同样地,加药用连接管内设置的密封塞相对目前市场上普通的拉环组合盖内的密封塞更小更经济;最后就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输液用组合盖结构简单,生产环节少,投资使用成本低,安全性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晓,未经罗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500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