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拉丝液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43620.3 | 申请日: | 2013-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1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陈金桃;谢士强;唐传恩;吴忠章;龚平;赵贵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富华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73/00 | 分类号: | C10M173/00;C10N40/24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峥 |
地址: | 2393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拉丝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导线拉丝技术领域,是一种金属拉丝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导线,通常由拉拔工艺制得,即将直径较大的金属丝如钢丝通过模具孔隙,在外力作用下拉拔使其截面积缩小形成所需直径的线材。
现有拉丝工艺中多采用润滑油作为拉丝介质,拉拔出的导线表面圆润、细腻、光滑、透亮、无杂物滞留,断丝率降低,产品质量大大提高。但是润滑油散热慢,损毁模具,影响产品质量,同时高温易引燃油品或使油品蒸发冒烟导致现场环境恶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属拉丝液及其制备方法,具有成膜性能好、润滑效果佳、传热速度快、冷却效果好、易清洗的特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金属拉丝液,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双十四碳醇酯12-14、石油磺酸钠2-3、三乙醇胺硼酸酯1-2、偏硼酸钠1-2、椰油酸单乙醇酰胺0.4-0.6、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2-3、邻苯二甲酸酯1-2、硼酸1-2、成膜助剂2-3、水200-210。
所述的成膜助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苯醌1-2、苯乙烯6-8、叔丁基过氧化氢0.1-0.2、衣康酸二正丁酯3-4、硅烷偶联剂KH550 1-2、1-羟乙基-2-油基咪唑啉2-3;制备方法是:将苯乙烯与衣康酸酯混合,搅拌,加入叔丁基过氧化氢、苯醌,搅拌反应45-60分钟,然后,加入1-羟乙基-2-油基咪唑啉,搅拌反应,反应2-3小时后,升温至125-130℃,加入硅烷偶联剂KH550,搅拌反应2-3小时;即得。
制备方法是:将双十四碳醇酯、石油磺酸钠、三乙醇胺硼酸酯、偏硼酸钠加入到水中,加热至90-96℃,搅拌反应30-40分钟,然后,加入硼酸、邻苯二甲酸酯,搅拌反应30-40分钟,然后加入其它成分,搅拌反应2-3小时,即得。
本发明润滑作用好,具有缓蚀效果,双十四碳醇酯增加了产品的成膜性,在拉丝过程中具有较好的保护效果,产品无毒、无害、用后能达到排放标准,本产品能降低拉丝机工作温度,适用于高速拉丝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金属拉丝液,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公斤)制成:
双十四碳醇酯14、石油磺酸钠3、三乙醇胺硼酸酯1、偏硼酸钠1、椰油酸单乙醇酰胺0.6、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3、邻苯二甲酸酯1、硼酸2、成膜助剂2、水210;
制备方法是:将双十四碳醇酯、石油磺酸钠、三乙醇胺硼酸酯、偏硼酸钠加入到水中,加热至90-96℃,搅拌反应30-40分钟,然后,加入硼酸、邻苯二甲酸酯,搅拌反应30-40分钟,然后加入其它成分,搅拌反应2-3小时,即得。
所述的成膜助剂由下列重量份(公斤)的原料制成:苯醌1、苯乙烯6、叔丁基过氧化氢0.2、衣康酸二正丁酯3、硅烷偶联剂KH550 2、1-羟乙基-2-油基咪唑啉2;制备方法是:将苯乙烯与衣康酸酯混合,搅拌,加入叔丁基过氧化氢、苯醌,搅拌反应45-60分钟,然后,加入1-羟乙基-2-油基咪唑啉,搅拌反应,反应2-3小时后,升温至125-130℃,加入硅烷偶联剂KH550,搅拌反应2-3小时;即得。
使用本发明拉丝液,铜丝最高拉丝速度可达17m/sec。生产出的铜丝工序间防锈时间在5天以上;集中油池换油周期为3 年,单机油池换油周期为8个月,减少了废液处理和排放,保护了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富华电子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富华电子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36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性切削液和切削浆
- 下一篇:一种热固化导热散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