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四旋翼飞行器自复位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29028.8 | 申请日: | 2013-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81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宋光明;彭瑾;乔贵方;张颖;李臻;宋爱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1/08 | 分类号: | G05D1/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杨晓玲 |
地址: | 21118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四旋翼 飞行器 复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四旋翼飞行器自复位装置。
背景技术
无人飞行器因其具有优良的操控性和灵活性等优点,常应用于航拍、监控和侦查等。其中四旋翼飞行器与其它飞行器相比,机械结构简单,在狭小空间区域范围内机动能力强,具有较灵活的操控性能。
目前,四旋翼飞行器的控制大多基于姿态传感器的复杂算法实现避碰,但由于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四旋翼飞行器难以避免失控坠落情况的发生,如传感器失效、遇到强气流等。四旋翼飞行器一旦坠落,旋翼和控制电路等部件可能会因碰撞导致变形甚至损坏。当四旋翼飞行器失控坠落后,可能处于倾覆状态而使其无法正常起飞,人工复位既缺乏实时性又经常受到环境因素限制而缺乏可行性。因此自复位是四旋翼飞行器控制技术的一大难题。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解决了四旋翼飞行器失控坠落时,容易受损及倾覆而无法重新起飞问题的四旋翼飞行器自复位装置。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四旋翼飞行器自复位装置,包括四根水平保护杆、四根弧形保护杆、一个十字型接头、两个电机安装座、两个直流减速电机和两根支撑杆,水平保护杆的两端分别与四旋翼机架的端部连接,四根水平保护杆首尾连接构成正方形框架,弧形保护杆的一端与四旋翼机架的端部连接,另一端与十字型接头连接,十字型接头将四根弧形保护杆连接为笼架结构的保护框,两个电机安装座分别固定安装在四旋翼机架上两相邻的端部,直流减速电机安装在电机安装座上,支撑杆与水平保护杆平行设置,支撑杆的端部连接在直流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
四旋翼飞行器包括四旋翼机架、四个电机、四个旋翼、电源模块和控制单元。其中控制单元包含微控制器、姿态传感器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微控制器根据无线通信模块接收的飞行指令控制四旋翼飞行器工作,并根据姿态传感器模块的输出调整四旋翼飞行器飞行姿态,姿态传感器模块的输出同时作为控制支撑杆的反馈信号;
本发明的四旋翼飞行器自复位装置,在四旋翼飞行器发生失控坠地情况下,保护四旋翼飞行器机身,避免旋翼和控制电路板等部件因直接撞击而损坏,并且笼架结构有利于自复位操作的实现,四旋翼飞行器通过控制支撑杆的动作实现自复位。
有益效果: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四旋翼飞行器的控制大多基于姿态传感器的复杂算法实现避免碰撞,但由于四旋翼飞行器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四旋翼飞行器难以避免失控坠落情况的发生,坠落倾覆后无法自行复位。本发明的四旋翼飞行器自复位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采用质量轻、弹性好的碳纤维材料,可实现四旋翼飞行器失控坠落时的缓冲与保护功能;
解决了四旋翼飞行器失控坠落后,发生倾覆而无法正常起飞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安装在四旋翼机架上的四旋翼飞行器自复位装置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支撑杆、直流减速电机、电机安装座与四旋翼机架的装配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四旋翼飞行器自复位装置与四旋翼飞行器的组合图。
图4是本发明的四旋翼飞行器自复位装置撑臂动作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四旋翼飞行器自复位过程示意图。
图中有:水平保护杆1、弧形保护杆2、十字型接头3、四旋翼机架4、电机安装座5、支撑杆6、直流减速电机7、电机8、旋翼9、电源模块10、控制单元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290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