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茄枝多糖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18904.7 | 申请日: | 2013-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52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王秋雨;金莉莉;吕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B37/00 | 分类号: | C08B37/00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金春华 |
地址: | 110136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糖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多糖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从茄子根茎中提取茄枝多糖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的天然多糖生物聚合物约有300多种。由于多糖本身及其复合物的复杂性,与蛋白质,核酸相比较,我国对多糖的研究起步较晚,重视程度不够。但近年来随着生物化学的快速发展,对多糖的结构及其生物活性分析越来越深入,逐渐发现多糖对人体具有极大的利用价值。近年来,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植物多糖有调节免疫﹑抗氧化﹑抗菌﹑抗辐射﹑抗病毒﹑降低血糖﹑调节血脂和降胆固醇等生理功能,具有高效低毒的特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至少有30余个多糖已进入到抑制肿瘤,抗艾滋病及糖尿病治疗等临床试验阶段。另外,多糖可以改善食品的食用品质,提高加工特性和感官特性,可用作乳化剂,稳定剂及抗氧化剂。
但是,很多植物多糖的原材料来源较为稀少,大多数原材料为名贵的中草药,珍稀的植株花草,作为生产的原材料来说,生产成本较高,而且,对于植物多糖的组成分析,生物活性作用机制还并不深入,近年来对植物多糖的提取工艺的研究方法有很多,可根据需要,进行溶剂处理,酶法处理,微波加热处理,超声波处理,酸碱处理等。但不同的提取方法都有一定的缺点,比如利用酸碱溶剂法提取,当酸碱浓度发生变化时,极易破坏多糖的空间结构及活性;高温,高压等条件下提取的植物多糖,其多糖得率和生物活性不稳定,因此需要寻求一种能够考虑到能耗及植物多糖最佳得率,且条件相对温和稳定的提取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植物多糖原材料珍贵稀少,提出一种可以解决生产成本高和提取工艺不足的从茄子根茎中提取多糖的方法。不仅原材料简单易得,而且设计出最佳的提取工艺,并证明茄枝多糖所具有的抗氧化和提高免疫的生物活性,为茄枝多糖应用到食品,药品生产领域中,提供新的原材料和生产工艺。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是如下技术手段:一种茄枝多糖的制备方法,方法如下:
(1)预处理:将茄子根茎洗净,烘干,粉碎,得茄子根茎粉;
(2)脱脂:取茄子根茎粉,加入乙醇,加热回流,弃去溶剂,剩余残渣自然风干,得脱脂后的茄子根茎粉;
(3)提取:向脱脂后的茄子根茎粉中加入蒸馏水,温度60℃浸提2小时后,过滤,滤液浓缩,再将浓缩液与乙醇混合,于4℃环境静置,离心分离,沉淀冷冻干燥,得到茄枝多糖粗品;
(4)纯化:将茄枝多糖粗品溶于蒸馏水中,加入三氯乙酸溶液,4℃静置,过滤,得滤液,向滤液中加入滤液重量5-10%的木瓜蛋白酶,调节pH=5,60℃酶解1小时,得产物,产物冷冻干燥即为纯化的茄枝多糖;
(5)分离:将纯化的茄枝多糖溶于双蒸水中,上样于DEAE-D22纤维素柱上,用梯度混合器配制成浓度为0—2mol/L的NaCl溶液作为洗脱剂,以1ml/min的流速进行梯度洗脱,每2ml收集一管,用苯酚—硫酸法跟踪检测至无糖,测定每管中溶液的吸光度值,合并主峰所对应的所有管的溶液,透析除盐,再上样于Sephadex G-100柱,以双蒸水为洗脱剂,以1ml/min的流速进行洗脱,每2mL收集一管,用苯酚—硫酸法跟踪检测至无糖,测定每管中溶液的吸光度值,合并主峰所对应的所有管的溶液,旋蒸浓缩,冻干,即得分离纯化后的茄枝多糖。
上述的一种茄枝多糖的制备方法,优选的制备方法如下:
(1)预处理:将茄子根茎洗净,烘干,粉碎,得茄子根茎粉;
(2)脱脂:取茄子根茎粉,加入茄子根茎粉10倍体积的95%乙醇,加热回流2次,每次2小时,弃去溶剂,剩余残渣自然风干,得脱脂后的茄子根茎粉;
(3)提取:向脱脂后的茄子根茎粉中,按料液比1:80加入蒸馏水,温度60℃浸提2小时后,过滤,滤液浓缩,再将浓缩液与75%乙醇按1:3体积比混合,于4℃环境静置12小时,离心分离,沉淀冷冻干燥,即得到茄枝多糖粗品;
(4)纯化:将茄枝多糖粗品与蒸馏水,按料液比1:30混合溶解,然后向茄枝多糖粗品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7%三氯乙酸溶液,充分混匀,4℃静置4小时,过滤,得滤液,向滤液中加入滤液总重量7%的木瓜蛋白酶,调节pH=5,60℃酶解1小时,得产物,产物冷冻干燥,即为纯化的茄枝多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大学,未经辽宁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189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