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织2D+2.5D仿形织物组合织物及成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83497.0 | 申请日: | 2013-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63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朱建勋;朱梦蝶;张立泉;郭洪伟;唐亦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3/00 | 分类号: | D03D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汤志武 |
地址: | 21001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织 织物 组合 成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织2D+2.5D仿形织物组合比例中织物及其成型方法,属于立体织物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2D结构常用于平面仿形织物的成型,该结构具有体积含量高、细密化程度高、机械化水平高等优点,其中常用于平面仿形织物的成型结构有斜纹结构和平纹结构。由于该结构为单层经纱编织,无法实现高厚度立体织物的整体成型。2.5D结构具备特殊的结构,用其增强的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高模量、高损伤容限、耐冲击、抗分层和抗疲劳等综合性能,显著提升了武器的性能,其中常用于仿形织物的成型结构有浅交弯联结构。采用2.5D结构整体成型方法能够满足变厚度织物整体性要求。但该结构体积含量略低,细密化程度较低、效率低、人工成本较大。
随着立体织物的发展趋势,对织物细密化程度、快速低成本的要求日趋迫切,以上两种结构已不逐渐不能满足该领域的需求。因此,需要发明一种细密化程度高、快速低成本的成型方法来适应立体织物的市场需求。
专利文献《三维锥形壳体织物的织造方法及其制品》(200610016116.X)介绍了一种以单一2.5D结构,实现锥形壳体织物的整体平面仿形织造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织2D+2.5D仿形织物组合比例中织物及其成型方法,这种组合织物可较好地满足织物的细密化、整体性、损伤容限高、耐冲击、抗分层和抗疲劳的等要求,具有操作简便、机械化程度高、低成本、均匀性好等优点。
本发明所述机织2D+2.5D仿形织物组合织物由一个或两个具有n层的2D结构单元套组和一个具有m层的2.5D结构单元套组组合而成,前述n和m均为≥1的自然数;当2D结构单元套组为一个时,该2D结构单元套组为外层,2.5D结构单元套组为内层;当2D结构单元套组为2个时,2.5D结构单元套组为中间层,内层和外层均为2D结构单元套组;从内至外,每一层单元套的外径与其外一层的单元套的内径相同。
上述2D+2.5D仿形织物组合织物的成型方法是:
1)2D及2.5D仿形织物的织造均采用平面仿形编织形式进行编织;
2)两种结构单元套各自成型后,按单元套内径大小顺序以芯模进行套模定型,套装后的织物尺寸应符合织物尺寸要求。
不论2D结构的单元套或是2.5D结构的单元套,每一层单元套的内径与其内一层单元套的外径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具有如下优点:
1)兼具2D结构和2.5D结构织物的优点,其中2D结构部分织物细密程度高,2.5D结构部分织物易于满足织物厚度要求,成型快速;
2)操作简便、机械化程度高;
3)不同层的2D和2.5D结构织物可同步织造;
4)成型快速、成本低,均匀性好;
5)可实现等厚度织物的成型,也可实现变厚度织物的成型;
6)结构灵活,可根据织物应用要求,可采用外层2D结构、内层2.5D结构;也可采用外层和内层2D结构、中间层2.5D结构。
7)可应用于变截面织物的成型,也可应用于筒形织物的成型。
8)损伤容限高、耐冲击、抗分层、抗疲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织物类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a)为2/2斜纹结构,图1(b)为平纹结构示意图,图1(c)为浅交弯联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织物类型的结构平面图,其中图2(a)为2/2斜纹结构,图2(b)为平纹结构示意图/浅交弯联结构示意图。
图3为锥形织物示意图,其中:1为外层二维结构,2为内层浅交弯联结构。
图4为筒状织物示意图,其中3为内层平纹结构,4为中间层浅交弯联结构,5为外层斜纹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该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是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该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阐述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做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用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以锥形织物(参见如图3)为例,织物大段内径为220.4mm、小段内径为67.5mm、锥段高度为300mm、直段长度为110mm、整体厚度为8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34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