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整流罩纵向分离的爆炸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72802.6 | 申请日: | 2013-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26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任东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42B15/36 | 分类号: | F42B15/36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褚鹏蛟 |
地址: | 10007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整流 纵向 分离 爆炸 装置 | ||
1.一种用于整流罩纵向分离的爆炸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解锁接头(13)和对接单元(22);相邻两个解锁接头(13)通过对接单元(22)相连;通过多个解锁接头(13)实现和整流罩两半罩的连接和分离,通过对接单元(22)实现两解锁接头的对接及能量传递;
所述解锁接头包括捕获单元、凹口螺栓(5)、上对接桁(6)、支架(7)、下对接桁(9和螺纹块(10);捕获单元安装在支架(7)上并位于凹口螺栓(5)上方,用于捕获分离后的凹口螺栓(5)的螺栓头;通过上对接桁(6)、下对接桁(9)与整流罩两半罩壳体相连接;凹口螺栓(5)穿过支架(7)、上对接桁(6)、下对接桁(9)后固定在螺纹块(10)上;支架(7)和上对接桁(6)之间形成两个平行的凹槽,在每个凹槽内安装一条炸药索(8);在支架(7)的端头形成第一拱形凹槽(27);
对接单元包括上盖板(15)、下盖板(16)和密封圈(17);上盖板(15)与支架(7)固定连接,上盖板(15)与下盖板(16)固定连接,在上盖板(15)、下盖板(16)之间形成两个平行的大凹槽(24)和两个平行的小凹槽(23);大凹槽(24)位于小凹槽(23)的内侧,所述大凹槽(24)和支架的凹槽对接从而形成用于容纳炸药索(8)的凹槽;在上盖板(15)的端头形成第二拱形凹槽(28),第二拱形凹槽(28)和第一拱形凹槽(27)对接形成拱形的圆凹槽;拱形的圆凹槽和两个平行的小凹槽(23)对接形成圆周封闭的密封槽用于安装密封圈(1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爆炸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捕获单元包括连接螺钉(1)、保护罩(2)、平垫(3)和减震垫(4);所述保护罩(2)具有安装部和向上凸起的捕获部,在安装部上形成安装孔,捕获部和安装部一体成型;连接螺钉(1)依次穿过平垫(3)、减震垫(4)和所述安装孔后固定在支架(7)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爆炸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捕获部包括一体形成的第一捕获部和第二捕获部,第一捕获部呈拱形,其顶部中心形成通孔,在第一捕获部的通孔边缘形成第二捕获部,第二捕获部为笼型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爆炸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捕获部的笼型结构包括六个中部内凹的壁板和一个顶板,六个中部内凹的壁板在圆周上均匀分布,壁板一端与顶板相连,另一端与第一捕获部相连。
5.如权利要求2至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爆炸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保护罩(2)的捕获部内表面粘贴降冲击垫(1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爆炸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块为具有一定厚度、接触面积的高强度钢板,通过铆钉和下对接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280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