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线包覆用哑光性组合物及电线用哑光性壳层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63921.5 | 申请日: | 2013-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93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淑美;张聪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立优高分子(福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5/04 | 分类号: | C08L75/04;C08L23/08;C08L5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韩蕾 |
地址: | 36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线 包覆用哑光性 组合 用哑光性壳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哑光性组合物,特别是关于一种电线包覆用哑光性组合物及电线用哑光性壳层。
背景技术
电线的壳层(sheath)(或者称为“外皮”),现今广泛使用热塑性聚胺甲酸酯(TPU)弹性体,再添加阻燃剂,取代过去普遍使用的聚氯乙烯(PVC)材料。然而,使用热塑性聚胺甲酸酯树脂应用于电线及电缆时,需要具备所期望的机械、物理及化学性质,例如耐磨损性、透明度、耐药性、阻燃性、消光性(或称为哑光性)、反拨弹性等。
然而,由于电线壳层制造用材料(或称为“电线壳层制造用组合物”)中包含添加剂,调整机械、物理及化学性质中一特性时,常会有改变其他特性的情况发生,例如添加阻燃剂时,会降低热塑性弹性体的机械性质等。
再者,一般弹性体成为哑光性弹性体的方法,例如于材料中添加填充剂、于树脂中接枝(grafting)类似橡胶的弹性体、树脂中包含可交联的乙烯共聚物(参考国专利US5,508,347的现有技术、日本特开昭59-089346),但是该些材料的成形体的表面有这些填充剂、弹性体或共聚物分散不均造成不均匀消光等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发明背景,为了符合产业上的要求,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电线包覆用哑光性组合物及电线用哑光性壳层,借由热塑性聚胺甲酸酯树脂中添加与聚胺甲酸酯树脂互溶性良好且与聚胺甲酸酯树脂的线膨胀系数差异大的热塑性树脂,达到该组合物的成形体具有光滑且哑光的表面的目的,亦即其成形体的表面粗糙度低且表面雾度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线包覆用哑光性组合物,包括:第一热塑性树脂;以及第二热塑性树脂,其中该第二热塑性树脂与该第一热塑性树脂不同,且该第二热塑性树脂的线膨胀系数与该第一热塑性树脂的线膨胀系数之差的绝对值为该第一热塑性树脂的线膨胀系数的10%~30%。
于一实施例,该第一热塑性树脂为热塑性聚胺基甲酸酯(TPU)树脂。
于一实施例,该第二热塑性树脂为选自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和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PEE)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树脂。
于一实施例,优选该第二热塑性树脂为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与热塑性聚酯弹性体的混合物。
于一实施例,优选对该组合物的总重量100%而言,包含5~10%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5~10%的热塑性聚酯弹性体以及60~90%的第一热塑性树脂。
于一实施例,对该组合物的总重量100%而言,包含5~20%的第二热塑性树脂,以及60~90%的第一热塑性树脂。
于一实施例,优选该第一热塑性树脂包含摩尔百分比30~50%的硬链段及摩尔百分比50~70%的软链段,其肖氏(Shore)硬度为80~95A。
于一实施例,优选该热塑性聚酯弹性体的肖氏硬度为35~40D。
于一实施例,上述电线包覆用哑光性组合物,更优选包含相溶化剂。
优选该相溶化剂为甲基苯乙烯,对该组合物的总重量100%而言,包含小于1%的甲基苯乙烯。
于一实施例,上述电线包覆用哑光性组合物,可更包含颜料、阻燃剂和耐磨剂等添加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再者,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线用哑光性壳层,其是使用上述电线包覆用哑光性组合物借由射出或挤压成形所构成。
根据本发明的电线包覆用哑光性组合物及电线用哑光性壳层,可制造表面雾度高且表面光滑的电线用哑光性壳层及射出、挤出或吹制的成形体,除符合产业要求外,可达到制品的美观性。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为了能彻底地了解本发明,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尽的步骤及其组成。显然地,本发明的施行并未限定于该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特殊细节。另一方面,众所周知的组成或步骤并未描述于细节中,以避免造成本发明不必要的限制。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会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之外,本发明还可以广泛地施行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且本发明的范围不受如下实施例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立优高分子(福建)有限公司,未经普立优高分子(福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639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