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煤矿设备及其冷却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58314.X | 申请日: | 2013-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67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延富;王冶;秦宇;曹春雨;唐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15/00 | 分类号: | F25D15/00;H05K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027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矿 设备 及其 冷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煤矿设备及其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煤矿大功率设备应用非常广泛,在矿下通风条件较好、排水设施比较齐全的条件下作业已经得到了业内认可并广泛应用。然而,我国煤矿大部分巷道通风条件较差、工作面环境温度大于35℃,因此,现有的煤矿大功率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温升较快,若降温冷却措施效果不理想,则会严重影响煤矿设备的工作效率。现有的煤矿大功率设备的冷却系统主要有如下不足:
1、采用开式冷却系统,冷却液的温度受环境影响较大,因此冷却效果与环境温度相关度较大,整机冷却效果不佳,故障率较高,影响生产效率;
2、设备冷却用水直接排放在作业工作面上,造成工作面形成水害,严重影响工作面作业效率;
3、采用托带冷却水塔等方式将会导致煤矿设备受到推带水管的限制,在煤矿下挪移不变,造成严重的运送负担。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煤矿设备及其冷却系统,以解决现有的煤矿设备的冷却系统冷却效率低进而影响作业效率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矿设备的冷却系统,包括设置在煤矿设备上的冷却机组、冷却液容箱和被冷却设备组,所述被冷却设备组包括多个通过冷却液管道串联和/或并联的被冷却部件,所述被冷却设备组、冷却机组和冷却液容箱通过冷却液管道串联构成循环回路,且在所述冷却机组与所述被冷却部件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分流阀。
进一步的,在所述被冷却设备组、冷却机组、冷却液容箱的串联回路上设有开关阀。
进一步的,所述开关阀设置在所述冷却机组与所述被冷却设备组之间的管路上。
进一步的,在所述被冷却设备组与所述冷却液容箱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过滤器。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液为液体介质。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液为水、卤水或乙二醇与水的混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机组包括串联连接的冷却机和水泵。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煤矿设备,所述煤矿设备设置有如上所述的煤矿设备的冷却系统。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本发明所述的煤矿设备的冷却系统因采用闭式循环系统,冷却液受外界影响较小,因此冷却效果较好,而且各个冷却部件还可以通过分流阀调节冷却液的流量,将升温较快的被冷却部件的冷却液流量调大,以增强冷却效果,将升温较慢的被冷却部件的冷却液流量调小,以节约成本,进而提高整体的冷却效率,降低设备的故障率,并节约冷却成本;另一方面,因为采用闭式循环系统,也无需对外排放冷却液,减少了作业工作面的排水压力,实现工作面的少水化,进而能提高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煤矿设备的冷却系统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冷却机组,2-冷却液容箱,3-被冷却设备组,4-被冷却部件,5-开关阀,6-分流阀,7-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即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煤矿设备的冷却系统的示意图,如图中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煤矿设备的冷却系统包括设置在煤矿设备上的冷却机组1、冷却液容箱2以及多个被冷却部件4。这些被冷却部件4通过冷却液管道并联构成被冷却设备组3,被冷却设备组3与过滤器7、冷却液容箱2以及冷却机组1通过冷却液管道依序首尾串联,且在冷却机组1与被冷却设备组3之间的管路上设有开关阀5,在冷却机组1与各个被冷却部件4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分流阀6,构成闭式循环冷却系统。
在本实施例中,冷却液可以为水,冷却机组1主要由冷却机和水泵构成的,还可以设置一个用于过滤冷却水的过滤器7,该过滤器7串联在冷却液容箱2与被冷却设备组3之间的管路上。
在其他实施例中,冷却液也可以为卤水或乙二醇和水的混合物,被冷却设备组3的多个被冷却部件4也可以有几个串联然后在和其他的并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583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