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羽绒布及其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47880.0 | 申请日: | 2013-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25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鹏举 |
主分类号: | A41D31/02 | 分类号: | A41D31/02;A47G9/00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王永红 |
地址: | 064000 河北省唐山市丰***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羽绒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羽绒布,具体地说是用于制作羽绒服或羽绒被等羽绒保暖品的羽绒布。
背景技术
现有的羽绒服或者羽绒被,大多数是先按照尺寸将布料裁剪好,然后在两层布料之间填充羽绒,再用线沿布料的边缘缝合。为防止羽绒在布料之间自由移动,加工者会在现有的羽绒服或羽绒被的布面上附加多道缝合线,将其分割成多个分割隔。但是羽绒服和羽绒被在长期穿着、使用过程中,由于其体积较大,每个分割隔内的羽绒易流动,而且能够沿缝合线的缝隙钻出,不仅会使羽绒服或羽绒被的薄厚不均匀,而且随着羽绒的流失,降低其保暖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多处缺陷,一是提供一种羽绒和布料为一体结构、方便制作的羽绒布,二是提供这种羽绒布的制作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单层羽绒布,包括羽绒和布料,布料的内表面上铺设有热熔胶层,羽绒固接在热熔胶层的上表面。
先将热熔胶压烫在布料的内表面上,压烫温度为130-180℃;再将羽绒压烫在热熔胶层的上表面,构成单层羽绒布。
在外层布和里衬布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上分别铺设热熔胶层,再将羽绒分别压烫在热熔胶层的表面,压烫温度为130-180℃;将粘接羽绒的外层布和里衬布的羽绒面贴合设置,采用压烫的方法将两层单层羽绒布压烫为一体,压烫温度为130-180℃,构成双层羽绒布。
在外层布和里衬布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上分别铺设热熔胶层,羽绒分别压烫在热熔胶层的表面,压烫温度为130-180℃;将粘接羽绒的外层布和里衬布的羽绒面贴合设置,在两层羽绒布之间加填充物,采用压烫的方式将两层羽绒布和填充物压烫为一体,压烫温度为130-180℃,构成加厚羽绒布。
填充物是羽绒和热熔胶粉的混合物。
热熔胶粉为粒径大于0、小于等于0.5mm的粉末状。
羽绒布上的热熔胶层的厚度为0.1-2mm。
这种羽绒布是将羽绒和布料粘合为一体,能有效避免羽绒在布料内部流窜,根据不同保暖程度的需要,在布料上粘接的羽绒或层次有所改变,加工方法简单,只需依照要求尺寸进行裁剪和缝制即可,降低钻毛率,保证保暖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所公开的这种羽绒布的加工方法是:先在布料的内表面压烫一层热熔胶层,然后再用压烫机将羽绒压烫再热熔胶层上,通过降温冷却后制得单层的羽绒布,其中压烫机的压烫温度控制在130-180℃,为保证粘接效果,热熔胶层的厚度为0.1-2mm,热熔胶层由粒径为A(0<A≤0.5)的粉末状热熔胶制作而成,热熔胶粉铺设在布料上,以其铺设状态为密点状最佳。
根据保暖程度的不同,羽绒布分为普通羽绒布即单层羽绒布、中度保暖羽绒布即双层羽绒布、高度保暖羽绒布即加厚羽绒布。
单层羽绒布的制作方法:单层羽绒布包括羽绒和一层布料,先用压烫机将热熔胶压烫在布料的内表面上形成热熔胶层,再将羽绒压烫在热熔胶层的上表面,构成单层羽绒布。在使用时,按照尺寸裁剪好羽绒布,再将其边缘缝合即可,在羽绒面上根据不同使用需要加各种里衬布。
双层羽绒布的制作方法:双层羽绒布包括羽绒和外层布、里衬布,在外层布和里衬布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上分别压烫热熔胶层;将粘接羽绒的外层布和里衬布的羽绒面贴合设置,采用压烫的方法将两层单层羽绒布压烫为一体,构成双层羽绒布。在使用时,里衬布即为贴合皮肤和内衬布。
加厚羽绒布的制作方法:加厚羽绒布包括羽绒、外层布、里衬布和填充物,在外层布和里衬布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上分别压烫热熔胶层;将粘接羽绒的外层布和里衬布的羽绒面贴合设置,在两层羽绒布之间加羽绒和热熔胶粉的混合物作为填充物,采用压烫的方式将两层羽绒布和填充物压烫为一体,构成加厚羽绒布,这样,在压烫过程中,填充物中的热熔胶粉又将填充物中的羽绒和两层羽绒布粘接在一起,不仅增加羽绒布的厚度,而且增加了其粘合度。
各种羽绒布压烫完成后,均降温冷却,然后整理成成品备用,根据实际裁剪需要进行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鹏举,未经李鹏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78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