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新型缓冲层结构的IGBT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120359.8 | 申请日: | 2013-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03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肖秀光;吴海平;刘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739 | 分类号: | H01L29/739;H01L29/06;H01L21/33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新型 缓冲 结构 igbt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本电气元件领域,涉及半导体器件的制备,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新型缓冲层结构的IGBT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很多的功率器件中往往设置有一层缓冲层(buffer),由于其适当的厚度和掺杂类型与浓度,其具有终止电场,调节器件动静态特性等功能,对功率器件特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PT(pounch-through,贯通)型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就是一种具有这种缓冲层结构的功率器件。如图1为传统的PT型IGBT结构示意图,它包括一个较厚的P型重掺杂集电区109,一个较薄的掺杂浓度较高的N型缓冲层108覆盖在集电区109之上,在缓冲层108之上为一层浓度较低厚度较厚的N型漂移区107,在该漂移区107之上有栅极103和发射极101,在集电区109的背面形成有集电极110。由于集电区109掺杂浓度高,而且非常厚,当器件导通时,从集电区109通过缓冲层108注入到漂移区107的空穴流非常大(PN结的空穴注入效率很高),使漂移区107存储了大量的过剩载流子,这些过剩载流子的存在,使漂移区107的电导率显著上升,器件的导通压降显著降低。但是,当器件关断时,这些过剩的载流子需要消失,器件才能完全截止,大量的过剩载流子导致关断时间很长,损耗很高。所以,PT型IGBT往往需要做适当的过剩载流子寿命控制技术,一般通过电子辐照、重金属掺杂或者质子注入等方式控制。而寿命控制的引入,会使导通时存储在漂移区的过剩载流子减少,器件的导通压降有所增加,因此寿命控制使器件的导通损耗和关断损耗处于一个折中的水平,以保证在应用中总的损耗较小。
当IGBT承受截止电压时电场主要产生于漂移区107内,电场斜率与漂移区107掺杂浓度有关,掺杂浓度越低,电场斜率越小,如图2为传统PT型IGBT承受临近击穿的截止电压时器件内电场分布图,由图可知,在靠近P型阱区106附近处为电场最强处,靠近漂移区107背面附近电场逐渐减小,由于缓冲层108的掺杂浓度很高,电场斜率非常大,在缓冲层108和漂移区107界面附近,电场迅速减小到0,根据半导体的理论,该电场分布线与横坐标所包围的面积为PT-IGBT的击穿电压。为了优化PT型IGBT的性能,降低导通压降,减小关断损耗,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减薄N型漂移区107。同时,为了保证满足要求的击穿电压,势必需要减小漂移区107的掺杂浓度,这样,当器件临近击穿时,漂移区107和缓冲层108界面附近的电场会比较强。当漂移区107的正面PN结处发生雪崩时,产生的大量电子会被电场拉到漂移区107和缓冲层108的界面附近,使该处的电场形成一个上升的斜率,很快达到雪崩电场,从而在整个漂移区107的两面都形成发生雪崩,形成正反馈,器件极易损坏。另外,由于漂移区107很薄,电场斜率低,器件即使能在较低的母线电压下工作,但是在从导通进入关断状态的过程中,耗尽层迅速触碰到缓冲层108与漂移区107的界面,使漂移区107内的过剩载流子迅速被电场扫出去,而缓冲层108内由于N型掺杂的浓度较高(太低则背面的空穴注入效率过高,器件无法正常工作),缓冲层108内存储的过剩载流子非常少,此时,流过IGBT的电流迅速消失,极易引起剧烈的振荡,往往在应用中引发多种问题。因此,由于失效和振荡的限制,传统PT型IGBT无法通过进一步的减薄N型漂移区108的厚度来降低导通压降,减小关断损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特别创新地提出了一种具有新型缓冲层结构的IGBT及其制造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新型缓冲层结构的IGBT,其包括:集电区,所述集电区为重掺杂;在所述集电区之上形成有第一缓冲层,所述第一缓冲层为重掺杂,其导电类型与所述集电区的导电类型相反;在所述第一缓冲层之上形成有第二缓冲层,所述第二缓冲层的掺杂浓度低于所述第一缓冲层的掺杂浓度,其导电类型与所述第一缓冲层的导电类型相同;在所述第二缓冲层之上形成有漂移区,所述漂移区的掺杂浓度低于所述第二缓冲层的的掺杂浓度,其导电类型与所述第二缓冲层的导电类型相同;在所述漂移区内形成有阱区,在所述阱区内形成有源区,所述阱区的导电类型与所述集电区的导电类型相同,所述源区为重掺杂,其导电类型与所述集电区的导电类型相反;在所述漂移区之上依次形成有隔离层、栅介质层、栅极和发射极;在所述集电区之下形成有集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203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电马达散热器
- 下一篇:一种车胎防刃刺防爆改良结构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