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水泥组合物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113596.1 申请日: 2013-04-03
公开(公告)号: CN103214196A 公开(公告)日: 2013-07-24
发明(设计)人: 宋志飞;辛晓平;孙世国;冯少杰 申请(专利权)人: 北方工业大学
主分类号: C04B7/14 分类号: C04B7/1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0144 北京市***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新型 水泥 组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水泥组合物。同时本专利得到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1202214)、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项目(Z121106002512008)和北方工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项目(BJRC201308)资助。

背景技术

水泥可细磨成粉末状,加入适量水后,可成为塑性浆体,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中硬化,并能将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水泥的种类很多,按其用途和性能可分为通用水泥、专用水泥及特性水泥三大类。通用水泥为用于大最土木建筑工程一般用途的水泥,如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等。专用水泥是指有专门用途的水泥。如油井水泥、大坝水泥、砌筑水泥等。特性水泥是某种性能比较突出的水泥,如快硬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膨胀硫铝酸盐水泥、自应力铝酸盐水泥等。按照主要的水硬矿物,水泥又可分为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氟铝酸盐水泥以及少熟料和无熟料水泥等。

硅酸盐类水泥的生产工艺在水泥生产中具有代表性,是以石灰石和粘土为主要原料,经破碎、配料、磨细制成生料,然后喂入水泥窑中煅烧成熟料,再将熟料加适量石膏(有时还掺加混合材料或外加剂)磨细而成。

水泥生产随生料制备方法不同,可分为干法(包括半干法)与湿法(包括半湿法)两种。干法生产:将原料同时烘干并粉磨,或先烘干经粉磨成生料粉后喂入干法窑内煅烧成熟料的方法。但也有将生料粉加入适量水制成生料球,送入立波尔窑内煅烧成熟料的方法,称之为半干法,仍属干法生产之一种。湿法生产:将原料加水粉磨成生料浆后,喂入湿法窑煅烧成熟料的方法。也有将湿法制备的生料浆脱水后,制成生料块入窑煅烧成熟料的方法,称为半湿法,仍属湿法生产之一种。

干法生产的主要优点是热耗低(如带有预热器的干法窑熟料热耗为3140~3768焦/千克),缺点是生料成分不易均匀,车间扬尘大,电耗较高。湿法生产具有操作简单,生料成分容易控制,产品质量好,料浆输送方便,车间扬尘少等优点,缺点是热耗高(熟料热耗通常为5234~6490焦/千克)。

为改善水泥以及混凝土性能,经常需要在水泥混凝土中添加掺合剂或外加剂。但是这些外加物质都是只具有单一,只能解决某一方面的性能问题,如减水试剂只能起到减水效果;早强剂只能起到早强效果;缓凝剂也只能起到缓凝效果,而对于水泥混凝土而言需要解决的性能是很多的,单一效果不能满足解决水泥混凝土性能问题。同是粉状产品,不易搅拌;在水泥混凝土养护,需要覆盖保温材料,给养护带来不便。搀合量大,成本高等不足指出,在专利申请号85108262的专利中,只能改善水泥混凝土的流动性和防止硬化前随实践延续而引起的稠度变化,掺合量大,成本高,施工工艺复杂等不足;在专利申请号991160495中也只能解决混凝土的分散能力合减水早强功能。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水泥组合物及使用其的混凝土组合物,可综合解决以上所述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新型水泥组合物。

优选地,所述组合物包括磨细硅酸盐水泥熟料26-30重量份,磨细矿渣粉65-69重量份,硅粉5-6重量份,硫酸钙1.0-1.1重量份,0.1-0.5重量份的下述式I化合物,

其中所述磨细硅酸盐水泥熟料的化学组成为:SiO2为22-28重量份,Fe2O3为3-5重量份,Al2O3为3-4重量份,CaO为65-70重量份,MgO为6-7重量份。

可利用上述水泥组合物形成混凝土组合物,所述混凝土组合物包括2-3重量份的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水泥组合物,2.5-3.5重量份的惰性填料,1-2重量份的添加剂,其中所述添加剂包含50-70%的纤维素和30-60%的加气剂。

优选地,所述混凝土组合物在于其中所述加气剂包括一种或多种非离子、阳离子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优选地,所述加气剂是十二烷基硫酸钠或十二烷基磺酸钠。

优选地,所述纤维素选自羟甲基纤维素、羟乙基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

综上所述,本发明水泥以及混凝土配方简单,原料容易得到,成本低,配制使用方便,可防止干燥收缩,具有很高的抗压强度,可以改善水泥混凝土综合性能的特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方工业大学,未经北方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135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