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08082.7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40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进;张步峰;廖波;周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时代电气绝缘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9/08 | 分类号: | C08L79/08;C08K3/28;C08K3/34;C08G73/10;C08J5/18;C08K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赵青朵;李玉秋 |
地址: | 4121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酰亚胺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导热填料、溶剂和偶联剂混合、研磨后得到浆料;
二胺和二酐在溶剂中反应,得到聚酰胺酸树脂;
将浆料和聚酰胺酸树脂混合、脱泡、流延得到聚酰胺酸薄膜;
将聚酰胺酸薄膜亚胺化得到聚酰亚胺薄膜;
所述导热填料包括粒度为100nm~200nm的第一导热填料、粒度为50nm~100nm的第二导热填料和10nm~50nm的第三导热填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热填料占所述导热填料的质量百分比为40%~80%;所述第二导热填料占所述导热填料的质量百分比为10%~40%;所述第三导热填料占所述导热填料的质量百分比为10%~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填料为氮化铝或碳化硅,所述导热填料占所述浆料的质量百分比为10%~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浆料中,所述导热填料的粒度小于50nm并且粒径多分散性指数小于1.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所述偶联剂占所述浆料的质量百分比为1%~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胺选自4,4'-二氨基二苯醚、二氨基二苯甲烷和对苯二胺中的一种;所述二酐选自均苯四甲酸二酐、3,3ˊ-4,4'联苯四甲酸二酐和二苯甲酮四酸二酐中的一种;所述有机溶剂选自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乙酰胺和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胺和二酐的摩尔比为0.95~1.0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浆料与所述聚酰胺酸树脂的质量比为1:(1~1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亚胺化温度为100℃~400℃。
10.一种聚酰亚胺薄膜,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时代电气绝缘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株洲时代电气绝缘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0808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