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海胆型镍粒子模板的场发射阴极结构及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07581.4 | 申请日: | 2013-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89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胡海龙;郭太良;张典;李福山;杨尊先;周雄图;张永爱;叶芸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J29/04 | 分类号: | H01J29/04;H01J9/0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海胆 粒子 模板 发射 阴极 结构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基于海胆型镍粒子模板的场发射阴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场发射阴极结构包括:
基板;
底电极层,设置于所述基板上;以及
海胆型镍粒子,设置于所述金属底电极层上并作为模板;所述的模板表面覆盖有纳米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海胆型镍粒子模板的场发射阴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海胆型镍粒子有内外两层结构,外层为镍纳米锥,该镍纳米锥呈辐射状分布在内层结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海胆型镍粒子模板的场发射阴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海胆型镍粒子通过水热法制备,其表面纳米锥的数量和形貌能通过改变化学合成参数进行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海胆型镍粒子模板的场发射阴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镍粒子尺寸为0.3-15 μm,所述镍纳米锥的锥点间距为0.05-2 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海胆型镍粒子模板的场发射阴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材料为原位热氧化制备的氧化镍纳米薄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海胆型镍粒子模板的场发射阴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材料为在镍表面低温生长的薄层石墨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海胆型镍粒子模板的场发射阴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材料为低逸出功氧化物薄膜或纳米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海胆型镍粒子模板的场发射阴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材料为金属纳米颗粒。
9.一种基于海胆型镍粒子模板的场发射阴极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基板上制备底电极层;
(2)采用水热法制备镍粒子;并采用印刷或喷涂工艺,将镍粒子布放在所述底电极层上作为模板;
(3)将步骤(2)所制备的样品在氧气或大气氛围内加热,升温速率1-10℃/s,到250-350℃保持1-30 min,迅速冷却至室温,在所述模板表面氧化形成氧化镍薄层作为电子发射材料。
10.一种基于海胆型镍粒子模板的场发射阴极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基板上制备底电极层;
(2)采用水热法制备镍粒子;并采用印刷或喷涂工艺,将镍粒子布放在所述底电极层上作为模板;
(3)在模板表面通过蒸发镀膜、溅射镀膜、化学气相沉积或者电化学沉积方法形成电子发射材料,该电子发射材料为纳米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0758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下机器人回收系统及其回收方法
- 下一篇:车身后部的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