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业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99784.3 | 申请日: | 2013-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79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熊俊;吴丹;盛四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 控制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工业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帧组建过程和数据帧解析过程:
所述工业控制系统预置多个外部设备变量信息组和多个CAN数据信息组;所述外部设备变量信息组包括对应设置的外部设备变量名和外部设备变量值;所述CAN数据信息组包括对应设置的CAN ID、数据位及数据长度;所述外部设备变量信息组和所述CAN数据信息组的一一对应关系形成第一映射关系;
所述数据帧组建过程包括:
步骤S110,获取外部设备变量名和与该外部设备变量名相对应的外部设备变量值;
步骤S120,根据外部设备变量名及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CAN数据信息组,进而根据该CAN数据信息组获取CAN ID、数据位及数据长度;
步骤S130,根据步骤S110获取的外部设备变量值和步骤S120获取的CANID、数据位及数据长度组建数据帧;
所述数据帧解析过程包括:
步骤S210,解析接收到的数据帧,并获取数据帧的CAN ID;
步骤S220,根据数据帧的CAN ID和预置的多个所述CAN数据信息组确定为解析基准CAN数据信息组;
步骤S230,根据所述解析基准CAN数据信息组获取数据位及数据长度;
步骤S240,根据获取的数据位及数据长度对接收到的数据帧解析,获得该数据帧的外部设备变量值;
步骤S250,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步骤S220确定的所述解析基准CAN数据信息组确定需要更新的外部设备变量名和外部设备变量值,并根据步骤S240获取的外部设备变量值对该需要更新的外部设备变量值进行更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部设备变量信息组还包括项目变量名,所述项目变量名与外部设备变量名相对应;
在步骤S110中,获取外部设备变量名具体为,根据项目变量名和预置的外部设备变量信息组获取外部设备变量名;
在步骤S250之后还包括:
步骤S260,根据步骤S250确定需要更新的外部设备变量名和预置的外部设备变量信息组确定项目变量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S120之后还包括:
步骤S121,判断步骤S120获取的CAN ID是否与前一周期组建的数据帧的CAN ID相同;如果是,则进入步骤S140;如果否,则进入步骤S130;
步骤S140,根据步骤S120获取的数据位及数据长度将步骤S110获取的外部设备变量值写入前一周期组建的数据帧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业控制系统还预置与所述CAN数据信息组对应的循环解析参数,所述循环解析参数表征对预定的数据帧是否进行循环解析;在所述循环解析参数表征需要进行循环解析时,在所述循环解析参数表征需要进行循环解析时,还指示预定的循环解析CAN数据信息组,所述循环解析CAN数据信息组为预置的CAN数据信息组之一;
在步骤S230之后还包括:
步骤S231,根据步骤S220确定CAN数据信息组确定循环解析参数,并根据循环解析参数确定是否需要循环解析;如果是,则进入步骤S232;如果否,则进入步骤S240;
步骤S232,根据循环解析参数的指示确定循环解析CAN数据信息组,并将该循环解析CAN数据信息组作为解析基准CAN数据信息组,返回步骤S23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业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业控制系统预置多个中间链接参数,所述中间链接参数与外部设备变量信息组和CAN数据信息组分别一一对应,使所述外部设备变量信息组和所述CAN数据信息组的一一对应关系形成第一映射关系;
所述循环解析参数为中间链接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工业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S130之后还包括:
判断数据帧中外部设备变量数据是否短于预定长度;如果是,则将该外部设备变量数据的高位补充预定值,使外部设备变量具有预定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978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介入诊疗床边活动隔离墙装置
- 下一篇:吡嗪甲胺衍生物的合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