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1H-1,2,4-三氮唑-3-甲酸甲酯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99553.2 | 申请日: | 2013-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5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唐志勇;阳学文;张顺;杨晓勇;杜益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普洛得邦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49/10 | 分类号: | C07D249/1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22118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氮唑 甲酸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中间体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1H-1,2,4-三氮唑-3-甲酸甲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利巴韦林(又名病毒唑)是一种重要的抗病毒药物,目前广泛应用于病毒性疾病如艾滋病、丙型肝炎、肺炎、角膜炎以及流感的治疗。1H-1,2,4-三氮唑-3-甲酸甲酯(分子式:C4H5N3O2,CAS号:4928-88-5),结构如式(Ⅰ)所示,是一种合成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的重要中间体(Torriani F.J.,Rodriguez-Torres M.,Rockstroh J.K.,et al N.Engl.J.Med.2004,351(5),438-450)。
(Ⅰ)
1H-1,2,4-三氮唑-3-甲酸甲酯是一种白色晶体,熔点198-200℃,溶于热水和乙醇。目前已经报道的该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较多,各具优劣。
目前通用的工业化生产工艺是以石灰氮为原料,经过肼解、草酰化、关环、酯化、重氮化、脱氮等步骤来合成(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82,13(11),1-3;1993,24(4),181-182)。但是由于重氮盐在干燥状态下具有潜在的爆炸性,故一直受到国家安监局的重点监控。生产规模受到一定限制,产量也具有不稳定性。
薛峰等人报道了一种1H-1,2,4-三氮唑-3-甲酸甲酯的合成方法(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5,36(12),733-734),使用1,2,4-三氮唑与甲醛在Ba(OH)2.8H2O作用下进行亲核加成得到3-羟甲基-1H-1,2,4-三氮唑,再经氧化和酯化制得1H-1,2,4-三氮唑-3-甲酸甲酯,该方法进行羟甲基化时产率只有30%左右,不具有工业化应用价值。
路有昌等人报道了另外一种1H-1,2,4-三氮唑-3-甲酸甲酯的合成方法,以草酸二乙酯为原料,经氨解、肼解、环合和醇解,制得1,2,4-三氮唑-3-羧酸甲酯,该合成方法需要使用氨气,操作不方便,而且最后一步采用甲醇醇解酰胺比较困难,整体合成方法收率只有31%。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1H-1,2,4-三氮唑-3-甲酸甲酯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避免了重氮盐的使用,消除了潜在爆炸的危险,更加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一种1H-1,2,4-三氮唑-3-甲酸甲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缚酸剂存在的条件下,向氨基硫脲中加入草酰氯单酯进行反应,反应完全之后,经后处理得到草酸单酯单酰胺基硫脲;
所述的氨基硫脲的结构如式(Ⅱ)所示:
(Ⅱ);
所述的草酰氯单酯的结构如式(Ⅲ)所示:
(Ⅲ);
所述的草酸单酯单酰胺基硫脲的结构如式(Ⅳ)所示:
(Ⅳ);
式(Ⅲ)和式(Ⅳ)中,R选自甲基,乙基,异丙基或苄基;
(2)在溶剂存在条件下,将步骤(1)得到的草酸单酯单酰胺基硫脲和碱加热进行反应,反应完全之后得到反应液,反应液经后处理得到5-巯基-三氮唑-3-甲酸;
所述的5-巯基-三氮唑-3-甲酸的结构如式(Ⅴ)所示:
(Ⅴ);
(3)在有机溶剂存在的条件下,向步骤(2)得到的5-巯基-三氮唑-3-甲酸中加入双氧水进行反应,反应完全后经后处理得到1H-1,2,4-三氮唑-3-甲酸;
所述的1H-1,2,4-三氮唑-3-甲酸的结构如式(Ⅵ)所示:
(Ⅵ);
(4)在酯化催化剂的作用下,将步骤(3)得到的1H-1,2,4-三氮唑-3-甲酸与甲醇反应,得到所述的1H-1,2,4-三氮唑-3-甲酸甲酯。
本发明中,以氨基硫脲和草酰氯单酯作为起始原料,经过缩合、环化、脱巯基和酯化四步反应,得到1H-1,2,4-三氮唑-3-甲酸甲酯,整个反应过程操作简单,避免了重氮盐的使用,因此消除了爆炸的危险,更加适合工业化生产。该制备方法的反应路线如下式所示:
步骤(1)中,所述的缚酸剂用于中和反应中生成和HCl,可以选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碱,所述的缚酸剂一般选择有机碱,有机碱在该反应体系中溶解性好;作为优选,所述的缚酸剂为三乙胺、N,N-二异丙基乙胺和吡啶,这些有机碱都为三级胺,不会发生副反应;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的缚酸剂为吡啶,反应产率最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普洛得邦制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普洛得邦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95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