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用途组合派接箱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72704.5 | 申请日: | 2013-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7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朱学东;朱济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威博奥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46 | 分类号: | H02B1/46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周豪靖 |
地址: | 10110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用途 组合 派接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派接箱,尤其涉及一种多用途组合派接箱。
背景技术
派接箱是指使用电缆转接箱实现分路,通常需要装条形断路器、隔离开关和塑壳断路器;按安装状态又分墙箱、落地箱、埋地箱,从而导致箱体尺寸不一,配件较多,制造成本高昂,不利于统一管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普通派接箱结构功能单一无法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多用途组合派接箱,可以根据工作环境的不同组合,能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从而降低了成本,有利于统一的生产管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种多用途组合派接箱,包括上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箱体包括上后板以及分别与上后板两侧连接的两个上侧板,所述上侧板前侧上端设有第一卡体,上侧板前侧下端设有第二卡体,两上侧板前侧上端分别通过上横梁连接,两上侧板前侧下端分别通过下横梁连接,上横梁两端分别设有能与第一卡体配合的第一卡接部,下横梁两端分别设有能与第二卡体配合的第二卡接部,上横梁下部一侧设有第一轴孔,下横梁上部一侧设有与第一轴孔同轴的第二轴孔,门板一侧上端部通过第一门轴铰接于第一轴孔,门板该侧下端部通过第二门轴铰接于第二轴孔,所述上后板上部与两个上侧板上部以及上横梁的上部通过紧固件分别与顶盖连接,所述上后板下部设有上箱体后固定孔,下横梁下部设有上箱体前固定孔,两个上侧板下部分别设有上箱体侧固定孔。上侧板设置第一卡体与第二卡体,便于能很好的将两上侧板前侧上端分别通过上横梁连接,两上侧板前侧下端分别通过下横梁连接,作为最优,两上侧板还可以通过紧固件与上横梁与下横梁连接,所述紧固件可以是螺钉、铆钉、固定销子。设置上横梁与下横梁是为了,在上横梁与下横梁之间铰接门板。在上后板下部设有上箱体后固定孔,下横梁下部设有上箱体前固定孔,两个上侧板下部设有上箱体侧固定孔,是为了便于与中箱体或下箱体拼接。两上侧板可以使用同一套模具生产,方便生产的同时又降低了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上箱体下部拼接有中箱体,所述中箱体包括中后板以及分别与中后板两侧连接的两个中侧板,所述中后板下部两侧分别设有中箱体第一扣体,所中前板下部两侧分别设有中箱体第二扣体,所述两中侧板下部后侧分别设有能与中箱体第一扣体配合的中箱体第一扣接部,两中侧板下部前侧分别设有能与中箱体第二扣体配合的中箱体第二扣接部,所述中前板分别通过中箱体第二扣体将两中侧板前侧连接,中后板分别通过中箱体第一扣体将两中侧板的后侧连接,所述中箱体第二扣体与中箱体第二扣接部以及中箱体第一扣体与中箱体第一扣接部分别通过中箱子销子固定,所述中前板上部设有与上箱体前固定孔对应的中箱体前连接孔,中后板上部设有与上箱体后固定孔对应的中箱体后连接孔,中侧板上部设有与上箱体侧固定孔对应的中箱体侧连接孔,所述上箱体前固定孔与中箱体前连接孔及上箱体后固定孔与中箱体后连接孔以及上箱体侧固定孔与中箱体侧连接孔分别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中后板下部设有中箱体后固定孔,中前板下部设有中箱体前固定孔,两个中侧板下部分别设有中箱体侧固定孔。中侧板分别通过中箱体第一扣接部与中后板连接,中侧板分别通过中箱体第二扣接部与中前板连接,这样可以便于安装。为了增加连接的可靠度,中箱体第二扣体与中箱体第二扣接部以及中箱体第一扣体与中箱体第一扣接部分别通过中箱子销子固定。为了使得中箱体能够很好的与上箱体拼接,中前板上部设有与上箱体前固定孔对应的中箱体前连接孔,中后板上部设有与上箱体后固定孔对应的中箱体后连接孔,中侧板上部设有与上箱体侧固定孔对应的中箱体侧连接孔。为了使得中箱体能够很好与下箱体拼接,中后板下部设有中箱体后固定孔,中前板下部设有中箱体前固定孔,两个中侧板下部分别设有中箱体侧固定孔。两中侧板以及中前板与中后板可以分别使用同一套模具生产,方便生产的同时又降低了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威博奥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华威博奥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27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挡余光结构之透镜及其模块
- 下一篇:一体化薄型车转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