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态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68706.7 | 申请日: | 2013-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50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郑雪萍;刘胜林;邓娟莉;郑姣姣;冯鑫;肖果;刘敏;鲁卓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06 | 分类号: | C01B3/0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汪人和 |
地址: | 710064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储氢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氢能被视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但是,由于缺少方便有效的储氢材料和储氢技术,氢能的应用长期以来受到了很大的阻碍。目前研究的储氢材料主要有储氢合金、配位氢化物、氨基化合物、有机液体、碳基材料和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等。和储氢合金相比,配位氢化物具有更高的储氢量,例如,LiBH4的储氢量为18%,远远超出了储氢合金例如AB5、AB2、A2B以及V基固溶体储氢合金的的储氢量,这类储氢材料存在的主要缺点是合成困难并且吸放氢动力学性能差。氨基化合物储氢体系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研究。该体系储氢量高,使用条件相对温和。但是这类材料的低温下吸放氢动力学性能差、再吸氢温度过高并且可逆性差。和传统储氢方法相比,有机液体储氢在储氢性能上,例如储氢量、储氢效率、储存运输、循环寿命等方面具有更明显的优势,然而根据目前报道的结果显示,这种材料的脱氢效率还很低。不同于以上几种材料的是碳基材料和MOF材料,它们的储氢方式属于物理吸附储料,这类材料因其储氢安全、储氢效率高等优点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存在的主要缺点是吸氢温度比较低,在室温条件下其吸氢量很少。虽然现在研究的储氢材料种类繁多,各具优点,但是根据美国能源部(Department of Energy,DOE)所提出的储氢量≥6.5wt%、分解温度为60-120℃、低成本和低毒的目标,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体系能够满足所有的要求。因此,寻找性能更好的储氢材料仍旧是目前研究的主要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态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固态储氢材料,该固态储氢材料由NaBO2、Co3B和稀土氧化物组成,所述固态储氢材料中Co3B与稀土氧化物的质量分数之和为20-40%。
所述Co3B:稀土氧化物的质量比为1:0.5-1.5。稀土氧化物的添加提高了储氢体系的储氢性能,但稀土氧化物与Co3B的质量比超过最大比例后,储氢体系的储氢性能会降低。
所述稀土氧化物为Y2O3或CeO2。
上述固态储氢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Co3B与稀土氧化物按Co3B:稀土氧化物的质量比为1:0.5-1.5进行混合,得混合催化剂;
2)制备NaBH4碱性水溶液,NaBH4碱性水溶液中NaBH4的含量为NaBH4与混合催化剂总质量的50-60%,将混合催化剂与NaBH4碱性水溶液混合后于25-30℃进行水解放氢反应10-30分钟得水解产物,将水解产物过滤后在15-30℃下干燥12-24小时得NaBO2-Co3B-稀土氧化物体系,即固态储氢材料。
所述NaBH4碱性水溶液的制备方法为:配制pH为12-13的NaOH水溶液,然后将NaBH4溶解于NaOH水溶液中,NaBH4的质量分数为8-10%。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所述固态储氢材料的制备中所用仪器简单、工艺过程简单、易于控制,并且材料为硼氢化钠水解产物,材料的成本低;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固态储氢材料可逆储氢量大、吸放氢条件温和、吸氢速度快、适合氢的高效储运及安全运输。
附图说明
图1为NaBO2-Co3B-Y2O3在室温、3MPa的氢压下吸氢3-5mim,然后在真空、150℃放氢的4次可逆放氢图。
图2为水解产物的XRD分析图。
图3为NaBO2-Co3B-Y2O3吸氢前(a)、第一次可逆放氢(b)和第3次可逆放氢(c)的SEM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87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