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搭建帐篷的组合篷架及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68554.0 | 申请日: | 2013-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76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源;钟鼎华;孙艳军;殷继刚;王翔;韩国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建筑工程研究所;南京锦源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5/44 | 分类号: | E04H15/44;E04H15/4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搭建 帐篷 组合 应用 | ||
1.一种用于搭建帐篷的组合篷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篷架由至少两组单元体组合而成;所述单元体包括2个上斜杆(1)和2个下斜杆(2);2个相邻的上斜杆(1)以顶通组件(3)相连,展开时形成的夹角为125~145°;相邻的上斜杆(1)和下斜杆(2)以檐通组件(4)相连,展开时形成的夹角为125~145°;在下斜杆(2)不与檐通组件(4)相连的一端设有底通组件(5);相邻两组单元体的顶通组件(3)之间以横杆(6)相连,相邻两组单元体的檐通组件(4)之间以横杆(6)相连,相邻两组单元体的底通组件(5)之间以横杆(6)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搭建帐篷的组合篷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体两个相邻的上斜杆(1)之间的夹角为130~140°;相邻的上斜杆(1)与下斜杆(2)之间夹角为130~14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搭建帐篷的组合篷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斜杆(1)为方形杆,上斜杆(1)两端各有1个芯棒(7)和1个护套(8)。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搭建帐篷的组合篷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斜杆(2)靠上斜杆(1)一端有1个芯棒(7)和1个护套(8),靠地一端有1个芯棒(7)。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搭建帐篷的组合篷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杆(6)为圆形杆,横杆(6)两端各有1个圆形套管(9)和1个管接头(1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搭建帐篷的组合篷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通组件(3)包括2层环氧玻璃布层压板(11)、1个顶通块(12)和2个通接口(13),每个环氧玻璃布层压板(11)上设有1个与所述横杆(6)的管接头(10)相配合的通接口(13),两层环氧玻璃布层压板(11)中间设有顶通块(12)。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搭建帐篷的组合篷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檐通组件(4)包括2层环氧玻璃布层压板(11)、1个檐通块(14)和2个通接口(13),每个环氧玻璃布层压板(11)上设有1个与所述横杆(6)的管接头(10)相配合的通接口(13),两层环氧玻璃布层压板(11)中间设有檐通块(14)。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搭建帐篷的组合篷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通组件(5)包括地脚通(17)、底通接头(15)和地脚(16);地脚通(17)上有两个与所述横杆(6)的管接头(10)相配合的底通接头(15);地脚通(17)与地脚(16)相连。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搭建帐篷的组合篷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斜杆(1)、下斜杆(2)和横杆(6)均由玻璃钢制成。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篷架在搭建帐篷上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1)将两个单元体相距一定间距,处于半打开的状态,用横杆将两个单元体的顶通组件与顶通组件相连、檐通组件与檐通组件相连;再增加单元体时,按上述连接方式依次连接;
(2)当所需单元体连接完毕后,分别把下斜杆完全展开;再用横杆将各个下斜杆的底通接头连接上,就完成了篷架的搭建;
(3)在篷架上架设帆布即可作为整体帐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建筑工程研究所;南京锦源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建筑工程研究所;南京锦源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855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人防地下室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板
- 下一篇:自保温砌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