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目标板形设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57798.9 | 申请日: | 2013-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17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陈军;宿德军;徐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28 | 分类号: | B21B37/28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刘锋;王传林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目标 设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板带材冷轧扎制技术,更具体地,是一种在板带材冷轧轧制的轧制力波动过程中,对目标板形进行设定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冷轧带钢的板形控制系统中,目标板形中可包括系统测量误差以及下道工序对本工序的板形要求。它的应用反映了板形测量技术以及板形控制工艺的进步,对板形控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如图1所示,利用板形辊测得的实测板形曲线S1和预先设定好的目标曲线S2并不完全重合,两个曲线相减,即为板形偏差(即图中的阴影部分d)。自动板形控制系统根据板形偏差来识别板形缺陷,并相应调整板形调控机构,最终控制板形达到目标曲线的要求。
目标板形的设定,一般有以下方法:1,由三电控制中的过程控制自动化系统(L2系统)直接下发给基础自动化系统(L1系统);2,L1系统直接设定;3,部分参数L2系统下发,部分参数L1系统设定;4,通过专门的板形计算机设定。此外,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操作工也可对目标板形进行设定。
目标板形模型的数学表达式F(x)通常由4次或6次多项式组合而成,即如下公式1或公式2:
F(x)=g·(a0+a1x+a2x2+a3x3+a4x4) (公式1)
F(x)=g·(a0+a1x+a2x2+a3x3+a4x4+a5x5+a6x6) (公式2)
并且,公式1和公式2需满足:
上述公式1-3中,a0~a6为目标板形曲线多项式函数中的各项因子系数;g为目标板形的增益放大系数;x为规一化的宽度方向上的横坐标(即将带钢宽度归一化,以统一表示不同宽度带钢上的各点,其取值范围为从-1到1之间),并且x=X/B,X为宽度方向上的坐标,B为带钢宽度。
容易理解,公式1为用4次多项式表达的目标板形,公式2为用6次多项式表达的板形。公式1和公式2称之为基本目标板形曲线。一般的目标板形,利用公式1就可以表达;而对于较为复杂的板形,或者欲表达边部局部板形情况,则需采用用公式2表示的基本目标板形曲线。由于6次多项式包含了4次多项式,因此以下以6次多项式为基础进行目标曲线的说明。
如上所述,6次曲线,即利用6次多项式为数学模型的曲线,可以表达较为复杂的板形曲线,其中,1次项表达板形整体倾斜情况,2次项表达整体凸度(即大边浪或大中浪),4次项表达带钢1/4处板形(1/4浪或1/4张紧),6次项表达带钢边部局部板形(微边浪或微中浪)。
在带钢产品轧制过程中,实际的目标板形曲线是由各种补偿曲线叠加到基本目标板形曲线上形成的,这些补偿曲线也就是系统测量误差。补偿曲线主要是为消除板形辊表面轴向温度分布不均匀、带钢横向温度分布不均匀、板形辊挠曲变形、板形辊或卷取机几何安装误差、带卷外廓形状变化等因素对板形测量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77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冶金烧结烟尘综合回收稀贵金属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耐磨整体式托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