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指纹感应辨识的装置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049514.1 | 申请日: | 2013-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49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林士尧;吴柏澄 | 申请(专利权)人: | 系统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F2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李涵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指纹 感应 辨识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指纹感应辨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下列步骤:
将手指按压于一指纹感应辨识装置的一感应单元上;
通过该手指按压的压力于该感应单元上,产生该手指纹路的一压力分布感应信号,并传送至该指纹感应辨识装置的一辨识单元;
通过该辨识单元接收、辨识该压力分布感应信号,以产生一指纹特征数据,并传送至一微控制处理器;
利用该微控制处理器将该指纹特征数据与一指纹数据库中的至少一个以上的预设指纹数据进行比对,以判断是否相符合;以及
若有相符合的预设指纹数据,则该微控制处理器立即送出一通知信号至一外部电子装置,使该外部电子装置执行一相关程序。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指纹感应辨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需先进行初次辨识以产生该预设指纹数据并储存至该指纹数据库中,之后于进行比对时才有可比对的指纹数据,以利后续辨识成功并送出该通知信号,其相关步骤如下:
将手指按压于该指纹感应辨识装置的该感应单元上;
通过该手指按压的压力于该感应单元上,产生该手指纹路的压力分布感应信号,并传送至该指纹感应辨识装置的该辨识单元;以及
通过该辨识单元接收、辨识该压力感应信号,以产生该预设指纹数据,并储存至该指纹数据库中。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指纹感应辨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比对该指纹特征数据并有相符合的预设指纹数据时,则该微控制处理器是通过一通讯单元以有线或无线方式送出该通知信号至该外部电子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的指纹感应辨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无线方式包括:第三代行动通讯、第四代行动通讯、无线电、低速短距离传输、蓝牙、Wifi、近场通讯或红外线。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指纹感应辨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微控制处理器与该指纹数据库是整合于该指纹感应辨识装置之中,或是整合于该外部电子装置之中。
6.一种具有指纹感应辨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至少包括:
一指纹感应辨识装置,其包括:
一感应单元,接收手指按压的压力,以产生该手指纹路的一压力分布感应信号;
一辨识单元,与该感应单元电性连接,以接收、辨识该压力分布感应信号,以产生一指纹特征数据;
一微控制处理器,与该辨识单元电性连接,将该指纹特征数据与指纹数据库中的至少一个以上的预设指纹数据进行比对,若有符合则送出一通知信号;以及
一指纹数据库,该微控制处理器及该辨识单元电性连接,以储存该多个预设指纹数据;以及
一外部电子装置,系接收该通知信号,以执行相关程序。
7.根据权利要求6的具有指纹感应辨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通讯单元,与该微控制处理器电性连接,以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送出该通知信号至该外部电子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的具有指纹感应辨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通讯单元是以:第三代行动通讯、第四代行动通讯、无线电、低速短距离传输、蓝牙、Wifi、近场通讯或红外线的方式无线传送该通知信号至该外部电子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7的具有指纹感应辨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通讯单元与该外部电子装置是通过导线连接,以便利用有线方式送出该通知信号至该外部电子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6的具有指纹感应辨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微控制处理器与该指纹数据库系整合于该指纹感应辨识装置之中,或是整合于该外部电子装置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系统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系统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951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野外急救复温背心
- 下一篇:一种内置翅片的冷却圆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