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工抑制海参养殖池塘刚毛藻灾害产生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046453.3 申请日: 2013-02-06
公开(公告)号: CN103098692A 公开(公告)日: 2013-05-15
发明(设计)人: 周一兵;杨大佐;刘海映;张旭峰 申请(专利权)人: 大连海洋大学
主分类号: A01G31/00 分类号: A01G31/00;A01K61/00;A01K63/04;C05F3/00
代理公司: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21220 代理人: 田和穗
地址: 116000 辽***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人工 抑制 海参 养殖 池塘 刚毛 灾害 产生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抑制海参养殖病害的方法,特别是一种人工抑制海参养殖池塘刚毛藻灾害产生的方法。

背景技术

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又叫刺参,海参,是我国海水养殖的重要品种。我国刺参养殖产业从小到大、快速发展。截至2008年,我国沿海地区海参养殖面积达100万亩,实现产值近200亿元,占地区海水养殖业产值的近1/3,已成为区域型支柱行业。池塘养殖是我国刺参人工养殖最主要的生产模式(常亚青,2005)。也是刺参产业发展的基础。然而,由于养殖过速发展以及管理不科学等原因,近年来,刺参池塘养殖正面临着诸多问题:如:近海环境质量下降、苗种质量下降、养殖病害发生等均制约着产业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其中,以刚毛藻(Cladophora)为代表的绿藻灾害暴发和频发是除病原微生物引起刺参疾病之外,对池塘养殖刺参危害最大自然灾害,在全国刺参养殖池塘均常年可见。刚毛藻和浒苔养殖池塘内的大量繁生,对养殖刺参的主要危害表现为:刚毛藻和浒苔群生性丝状藻体会形成海藻团,缠绕、包裹养殖刺参,使其无法正常运动,进而影响其生长存活;其暴发速度快、快速形成较大生物量,进而大量利用养殖池塘营养盐,造成池水清瘦,微藻等基础饵料繁生和池塘初级生产受到抑制,无法为养殖刺参提供生长所需的饵料;害藻死亡腐烂后,堆积于养殖池塘底部,产生大量的硫化氢和氨氮等有毒物质,造成底质环境恶化,养殖刺参出现死亡。

目前,由刚毛藻造成的刺参养殖池塘绿藻灾害,主要有以下2种方法进行防治:1、化学药物杀灭法,如:灭藻素和农用扑草净,在灾害暴发的早期进行全池泼洒。2、人工捞除法,即使用人工打捞的方式,从养殖池塘内将暴发的藻团人工捞出,置于陆地将藻体曝晒致死。然而,上述防治方法由于更方面条件的限制,效果均十分有限,并且副作用较大。化学方法虽省时又省力,但不能排除药物对海参产生毒性和长期影响,对池塘的有益藻类和生物种源灭绝性破坏作用,进而影响海参的生长。人工捞取法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由于捞取的是上部藻体,底部根系仍未清除,在条件合适时,又可快速生长形成灾害。

综上所述,现在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抑制海参养殖池塘刚毛藻灾害产生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能够有效抑制刚毛藻灾害的发生,并且操作简单、方便,成本低廉,省时省力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人工抑制海参养殖池塘刚毛藻灾害产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养殖池塘内进行海参的养殖,在每年的5月初,注水至水位达50-70cm,每日投放发酵鸡粪50-100kg/亩,连续投放三天,停止投放后7-15天,检测池水透明度,如透明度大于50cm,按照100kg/亩继续投放发酵鸡粪一天,如透明度小于30cm,正常换水,且每次大潮时换养殖池塘内水体的                                                至,

b、每次投放发酵鸡粪的同时向养殖池塘内投放小球藻,小球藻的浓度大于1000万细胞/毫升,投放量为200-1000升/亩,

c、5-6月,每20天检测池水透明度,如透明度大于40cm,按照日投放量为20-50kg/亩向池塘内投放发酵鸡粪,

d、6月初至6月末,向养殖池塘内投放市售EM菌,EM菌的浓度大于10亿细胞/毫升,投放浓度为每立方米水体10ppm,

e、7月初至8月末,在阴历大潮时分2-3次逐渐向池塘内加水,使池塘水位达100-150cm,每隔10天检测池水透明度,

如透明度大于40cm,向池塘内投放发酵鸡粪,投放量为10-50kg/亩,并在投放后3-5天检测池水透明度,如透明度降至小于35cm时,停止投放鸡粪,

如透明度无变化,继续向池塘内投放发酵鸡粪,投放量为10-30kg/亩,在投放后3-5天检测池水透明度并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池水的透明度降至35cm以下,在每次投放发酵鸡粪的同时向养殖池塘内投放小球藻,投放量为500-1000升/亩,

f、9月初至10月末,分2-3次将池塘水位降低至80-120cm,同时每隔10天检测池水透明度,如透明度大于50cm时,向池塘内投放发酵鸡粪,投放量为10-50kg/亩,并在投放后3-5天检测池水透明度,如透明度无变化,继续向池塘内投放发酵鸡粪,投放量为10-30kg/亩,直至透明度降至小于40cm。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洋大学,未经大连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64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