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110℃低温容器钢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43414.8 | 申请日: | 2013-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7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杨汉;王西霞;镇凡;曲锦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50 | 分类号: | C22C38/50;C21D8/02;C21D1/25;C21D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625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110 低温 容器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韧性压力容器用钢,特别涉及一种-110℃低温容器钢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石油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气体的液化、分离和液化气体的生产、储运及应用已相当普遍,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促进了低温压力容器用钢的市场需求。
目前广泛使用的-110℃级低温钢主要是3.5Ni钢,生产成本较高。在本发明前,专利CN101235466A“一种高韧性-110℃低温钢及其制造方法”,采用较高的Ni含量(3.20~3.80%),并添加稀土元素,生产工序复杂,生产成本较高。
专利CN101497961B“一种低温韧性1.5Ni钢及其制造方法”,采用较低的Ni含量(1.20~1.60%),较高的Mn含量(1.00~1.50%),并利用控轧控冷+调质工艺生产的钢板可以达到-100℃的低温韧性要求,但该专利钢板的强度水平较低,抗拉强度仅为500MPa级别,且其生产工艺较为复杂(采用三阶段轧制工艺,终冷温度低于300℃),不易于控制,生产工艺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110℃低温容器钢,通过合理的成分设计,采用控轧控冷工艺和合理的热处理制度,使其钢板得到铁素体+回火索氏体的显微组织,屈服强度>500MPa,抗拉强度>600MPa,-110℃冲击功>100J。为实现此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钢以重量百分比计的化学成分如下:C0.06~0.10%,Si0.20~0.30%,Mn0.60~0.90%,P≤0.010%,S≤0.005%,Ti0.010~0.020%,Ni2.1~2.5%,Cr0.10~0.30%,Al0.020~0.040%,Nb0.020~0.050%,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以下对本发明所含合金元素的作用及其用量的选择具体分析说明:
C:C是保证强度的主要元素,但含量过高会对韧性、焊接性能产生不利影响。为保证钢的强度及优异的低温韧性,本发明设定的最佳C含量为0.06~0.10%。
Si:Si主要起脱氧作用,并以固溶强化形式提高钢的强度,含量过高会造成韧性下降,因此本发明Si含量控制在0.20~0.30%。
Mn:Mn起固溶强化作用,可显著提高钢的强度和淬透性,并改善热加工性能。Mn也是防止热裂纹的有效元素,可以改善硫化物的分布形态,减小低熔点硫化物的数量。但过多的Mn易偏析,恶化钢的性能。本发明Mn含量控制在0.60~0.90%。
Nb:Nb可以提高奥氏体再结晶停止温度,同时易与C、N结合生成碳氮化物析出相,产生细化晶粒和析出强化的效果,改善强韧性。但含量过高时,会影响钢的焊接性能,且强化效果不明显,本发明将Nb含量控制在0.020~0.050%。
Ti:Ti可以固定钢中的N元素,形成TiN以阻止在加热、轧制、焊接等过程中的晶粒长大,改善钢板母材和焊接热影响区的韧性,但过量的Ti会恶化钢的韧性,因此Ti的含量控制在0.010~0.020%。
Ni:Ni可以显著改善钢的低温韧性,对冲击韧性和韧脆转变温度具有良好的影响,但含量过高会增加成本。本发明中将Ni的含量控制在2.1~2.5%。
Cr:Cr为缩小奥氏体相区元素,可提高钢板的淬透性和强度。在C含量较低的情况下,添加适量的Cr,可以保证钢板达到所需的强度,但添加过多会导致韧性下降,因此Cr的含量控制在0.10~0.30%。
Al:Al是脱氧元素,与N化合形成的AlN还可以有效地细化晶粒,Al含量控制在0.020%~0.040%较为合适。
钢中的杂质元素含量越少越好,P、S是对韧性有害的元素,为了得到良好的低温韧性,本发明钢控制P含量不超过0.010%,S含量不超过0.005%。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110℃低温容器钢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如下质量百分比冶炼并浇铸成铸坯:C0.06~0.10%,Si0.20~0.30%,Mn0.60~0.90%,P≤0.010%,S≤0.005%,Ti0.010~0.020%,Ni2.1~2.5%,Cr0.10~0.30%,Al0.020~0.040%,Nb0.020~0.050%,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2)在控制轧制工序中,板坯加热温度为1150~1250℃,保温时间为1.5~2.5h;奥氏体再结晶区轧制开始温度为980~1150℃,未再结晶区轧制开始温度为850~950℃,终轧温度为800~9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34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卡口式电连接器
- 下一篇:一种活塞式电子真空泵的组装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