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动车自动换挡系统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41549.0 | 申请日: | 2013-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29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蒋芃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璋璋 |
主分类号: | F16H61/28 | 分类号: | F16H61/28;F16H61/36;F16H61/32;F02D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190 天津市南***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动车 自动 换挡 系统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动车的动力传动领域,具体涉及机动车的自动换挡技术。目前的机动车自动换挡可分为液力自动变速器(简称AT变速器)和电控自动变速器(简称AMT变速器)。本发明属于电控自动变速器的自动换挡装置。
(二)背景技术
机动车电控自动变速器的操控,需要精准控制油门、离合器、和换挡动作。目前电控自动变速器通常需要3~4个电机传动装置的精准配合,才能实现自动换挡。其操控机构复杂、成本高、操控难度大。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自动换挡系统装置,它将自动换挡过程的油门动作控制、离合器动作控制、换挡动作控制,整合在一个传动装置中,仅需一个电机、一个电磁阀的操控,即可完成自动换挡的全部操作,不仅简化了自动换挡操控机构和控制难度,而且提高了可靠性、降低了产品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对于人工离合器的自动换挡操控系统,如图1示意图所示。它由油门踏板、油门线、油门、自动换挡装置、离合器、阻尼油缸、离合器拉线、离合器摆臂、电磁阀、变速器、换挡连杆机构和控制器等组成。油门踏板经油门线、自动换挡装置,控制油门开度。离合器摆臂通过铰链与阻尼油缸、离合器拉线连接,离合器拉线与自动换挡装置连接。变速器的换挡连杆机构与自动换挡装置连接。驱动自动换挡装置可实现换挡过程的收油、分离离合器和换挡动作。阻尼油缸通过电磁阀将活塞左、右腔连接。通过控制电磁阀的开、闭,控制离合器的结合速度。控制器采集、分析各传感器信号,控制自动换挡装置和电磁阀的动作,实现车辆的自动换挡。
本发明的自动换挡装置如图2所示,它是一个凸轮间歇机构,它由减速电机1、右箱体2、锁母3、拉线导柱4、离合器拉线5、油门拉线6、左箱体7、角位移传感器8、传感盘9、压垫10、螺钉11、换挡拨杆12、拨杆凸块27、拨杆轴25、螺钉13、导向压垫14、滑槽15、滑动轴16、油门线轮17、离合器线轮18、轴承19、驱动套20、凸轮21、螺钉22、23等组成。
所述的减速电机1通过螺钉22固定在右箱体2上。驱动套20通过键槽,套装在电机轴24上,凸轮21、拨杆轴25与驱动套焊接一体,随减速电机一同转动。换挡拨杆12大头端的内孔中设有拨杆凸块27,拨杆轴25的端面设有圆弧缺槽,换挡拨杆12嵌装在拨杆轴上,并可沿拨杆轴圆弧槽26转动。换挡拨杆通过压垫10、螺钉11,轴向定位。油门线轮17、轴承19、离合器线轮18,套装在滑动轴16上,并可相对滑动轴转动。滑动轴安置在左、右箱体上的滑槽15内,可沿滑槽移动。滑动轴通过螺钉13、导向压垫14,轴向定位。油门线6穿过2个拉线导柱4挂在油门线轮17上。离合器拉线5穿过2个拉线导柱4挂在离合器线轮18上。拉线虚量可通过拉线导柱调节。锁母3将拉线导柱位置锁紧。传感盘9固定在驱动套上,随电机轴转动。角位移传感器8固定在左箱体内侧,通过传感盘感知电机轴转角。
本发明还包括这样一些内容;
如果自动换挡系统采用了自动离合器,该系统装置可省去阻尼油缸、电磁阀、离合器拉线和自动换挡装置中的离合器线轮。如图3、4所示。该自动换挡系统由油门踏板、油门线、油门、自动换挡装置、变速器、换挡连杆机构和控制器等组成。油门踏板经油门线、自动换挡装置,控制油门开度。自动换挡装置与变速器的换挡连杆机构连接,通过驱动换挡连杆机构实现换挡动作。控制器根据各传感器信号,控制自动换挡装置动作,实现自动换挡。
所述的采用自动离合器的自动换挡装置如图4所示,它由减速电机1、右箱体2、锁母3、拉线导柱4、油门拉线6、左箱体7、角位移传感器8、传感盘9、压垫10、螺钉11、换挡拨杆12、拨杆凸块27、拨杆轴25、螺钉13、导向压垫14、滑槽15、滑动轴16、油门线轮17、定位套18、轴承19、驱动套20、凸轮21、螺钉22、23等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璋璋,未经蒋璋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15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