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碎石桩及其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32113.5 | 申请日: | 2013-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66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丘建金;周赞良;熊金安;骆以道;李亮辉;汤佳茗;史新鹏;周伟;熊少欢;廖晓忠;邬宝林;杨立伟;张腾蛟;汤竟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勘察测绘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08 | 分类号: | E02D3/08;E02D5/38;E02D5/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28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碎石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碎石桩,其特征在于,采用沉管机将与设计标高相当的钢管沉入软弱地基中、将大直径碎石土体从钢管开口倒入钢管管体内成为第一填料;采用振动沉管方式从钢管开口倒入小直径碎石成为第二填料,由外部钢管管体和内部间隙填充第一填料和第二填料构成碎石桩。
2.一种碎石桩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场地平整,测量放线,并将带有活瓣桩尖的沉管在指定的打桩位置就位,保证起重设备平稳、导向架与底面垂直偏角不大于1.5%;
二、启动沉管机,把钢管沉入土体中至设计标高;
三、启动振动机,在钢管沉入土体过程中,每阶段下沉2m,留振1min;
四、通过进料口向钢管空腔内注入第一填料的大直径碎石,所述大直径碎石的直径为100~160mm,振动填实,形成第一填料填实状态;
五、检测第一填料填实状态,在符合预设标准之后,再通过进料口向钢管空腔内注入第二填料的小直径碎石,所述小直径碎石的直径为20~50mm,振动将第二填料间隙渗透掺入到第一填料中,形成第一、第二填料混合填实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碎石桩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和步骤五是分段循环进行,将设计标高分为多段,每段都分为步骤四、步骤五方式操作,直到达到完成设计标高。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碎石桩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桩的制作方法,在抗扭力弱质土体时,在形成第一、第二填料混合填实状态之后,局部填充第三填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碎石桩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填料为混凝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勘察测绘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勘察测绘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211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移动预警网络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脉冲电子围栏接触报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