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温差发电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10201.5 | 申请日: | 2013-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8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王世学;张星;鲁池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N11/00 | 分类号: | H02N11/00;F01N5/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张宏祥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 温差 发电 系统 | ||
1.一种半导体温差发电系统,包括相变传热结构和温差发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传热结构由高温蒸发段(1-1)、高温冷凝段(2-1)组成高温相变传热结构,由中温蒸发段(1-2)、中温冷凝段(2-2)组成中温相变传热结构,由低温蒸发段(1-3)、低温冷凝段(2-3)组成低温相变传热结构,每一组相变传热结构为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
所述温差发电模块由高温热电材料热端(3-1)、高温热电材料(4-1)和高温热电材料冷端(5-1)组成高温发电模块,由中温热电材料热端(3-2)、中温热电材料(4-2)、中温热电材料冷端(5-2)组成中温发电模块,由低温热电材料热端(3-3)、低温热电材料(4-3)、低温热电材料冷端(5-3)组成低温发电模块;
所述高温蒸发段(1-1)、中温蒸发段(1-2)和低温蒸发段(1-3)按照尾气温度由高到低依次放置在尾气通道(6)中;所述高温热电材料热端(3-1)、中温热电材料热端(3-2)、低温热电材料热端(3-3)和高温热电材料(4-1)、中温热电材料(4-2)、低温热电材料(4-3)及热电材料冷端(5)组成的高温、中温和低温温差发电模块分别设置在对应的高温冷凝段(2-1)、中温冷凝段(2-2)或者低温冷凝段(2-3)之间,热电材料冷端的外部设置有冷却通道(9);所述高温、中温和低温温差发电模块每两块与一个冷却通道为一组,每个冷凝段之间设置有两组;
所述高温相变传热结构与高温热电材料的工作温度通常在400~500℃,选用正常沸点在此区间中且汽化潜热较高的工质,壳体材料选用不锈钢板,高温热电材料选用此温度区间中优值系数高的热电材料;
所述中温相变传热结构与中温热电材料的工作温度通常在250~400℃,选用正常沸点在此温度区间中且汽化潜热较高的工质,壳体采用铝、不锈钢或碳钢材料,中温热电材料选择此温度区间中优值系数高的热电材料;
所述低温相变传热结构与低温热电材料的工作温度通常在250℃以下,采用正常沸点在此区间中且汽化潜热较高的工质,壳体材料选用铜或者内壁经过处理的碳钢,低温热电材料为此区间中优值系数高的热电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半导体温差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传热结构也可以由两组高温和低温相变传热结构组成,或者由多组相应温度的相变传热结构组成;所述温差发电模块与相变传热结构相适应,也可以由两组高温和低温发电模块组成,或者由多组相应温度的温差发电模块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半导体温差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通道(9)既可以采用水冷方式也可以采用空气冷却的方式。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半导体温差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相变工质为钠、钾、锂、银、铯或者铷,高温热电材料为SiGe、CoSb3、CeFe3RuSb12、氧化物型热电材料、方钴矿型热电材料或者Half-Heusler化合物热电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的半导体温差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温相变工质为萘、联苯、导热姆-A、导热姆-E或者汞,中温热电材料为PbTe、TAGS或者AlPdMn。
6.根据权利要求1的半导体温差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相变工质为己烷、丙酮、乙醇、甲醇、甲苯或者经化学处理后的水,低温热电材料为Bi2Te3、Sb2Te3、金属合金固溶体材料或者BiSbT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020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