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烧结机头部弯道修复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09572.1 | 申请日: | 2013-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77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吴素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1/02 | 分类号: | B23K31/02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小虹 |
地址: | 241002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烧结 机头 弯道 修复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工业生产的技术领域,涉及其带式烧结机的设备维修技术,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烧结机头部弯道修复工艺。
背景技术
钢铁厂烧结机头部弯道是带式烧结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内、外弯道两部分,主要用于返程台车向上翻转。一般台车弯道由三段曲轨拼接成近似的弧形,便于台车在内外弯道内滑行。
长期使用后,内外弯道各段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且各段曲轨变形不均加速了曲轨的变形和磨损。
如图1所示,台车轮进入弯道后在向上翻转过程中,由于车轮与弯道间由原来的滚动摩擦变为滑动摩擦,造成弯道磨损。严重时影响台车安全运行,造成跑偏。如整体更换,则造价过高,且检修时间过长,通常需要10~20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烧结机头部弯道修复工艺,其目的是实现烧结机头部弯道更简便和快捷的修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供的烧结机头部弯道修复工艺,所述的烧结机头部弯道包括弯道底座、外弯道及内弯道,用于返程台车向上翻转,所述的外弯道和内弯道构成台车曲轨,台车导向件在所述的台车曲轨中运动;
所述的修复工艺包括台车曲轨表面磨损修复、台车曲轨与弯道底座间缝隙处理;
台车曲轨表面磨损修复,采用多种复合金属分层堆焊的方法。
所述堆焊采用的焊材的成分为:
母材材质:50Mn;
按质量的比例,焊材复合金属化学成分分别为:
C≤0.12;Si≤0.75;Mn≤2.50;P≤0.03;S≤0.03;Cr:25.0~28.0;Ni:20.0~22.0。
所述的堆焊,采用热输入量低的焊接方法及窄焊道焊接方法,每层焊道的厚度≤3mm;焊缝金属中的铁素体含量取决于焊缝的冷却速度,控制层间温度≤150℃。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简单、快捷的烧结机头部弯道修复技术,结合烧结机头部台车轨道实际磨损情况以及母材成分性能和工况条件,拟定针对不同的磨损量,采用多种复合金属分层堆焊和更换轨道相结合的方式修复台车轨道,使之恢复原有尺寸和强度,以满足生产需要;采用特定的焊接技术,避免因材质不同造成的焊接面剥落、焊接变形量过大、影响原有安装形式;通过曲轨表面堆焊修复,基本恢复其原有性能,解决了磨损造成台车跑偏等问题,大大降低了修复费用及检修时间。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的烧结机头部弯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弯道底座,2、台车弯道,3、外弯道,4、内弯道,5、台车导向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如图1所示的本发明中的结机头部弯道结构,包括弯道底座1、外弯道3及内弯道4,用于返程台车向上翻转,所述的外弯道3和内弯道4构成台车曲轨2,台车导向件5在所述的台车曲轨2中运动;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克服其缺陷,实现烧结机头部弯道更简便和快捷的修复的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供的烧结机头部弯道修复工艺,包括台车曲轨2表面磨损修复、台车曲轨2与弯道底座1间缝隙处理;所述的台车曲轨2表面磨损修复工艺包括修复选材、修复要满足的条件,通过曲轨表面堆焊修复,基本恢复其原有性能,解决了磨损造成台车跑偏等问题,大大降低了修复费用及检修时间。
台车曲轨2表面磨损修复,采用多种复合金属分层堆焊的方法。本发明采用固定的焊接技术,避免因材质不同造成的焊接面剥落、焊接变形量过大影响原有安装形式。
具体工艺是:根据图纸要求,结合烧结机头部台车轨道实际磨损情况,以及母材成分性能和工况条件,拟定针对不同的磨损量,采用多种复合金属分层堆焊和更换轨道相结合的方式,修复台车轨道,使之恢复原始尺寸和强度,以满足生产需要。采用上述特定的焊接技术,避免因材质不同造成的焊接面剥落、焊接变形量过大影响原有安装形式。
所述堆焊采用的焊材的成分为:
母材材质:50Mn;
按质量的比例,焊材复合金属化学成分分别为:
C≤0.12;Si≤0.75;Mn≤2.50;P≤0.03;S≤0.03;Cr:25.0~28.0;Ni:20.0~2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95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百合豆腐乳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列车表面油污清洗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