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锗与氨基酸和羧酸的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71062.0 | 申请日: | 2012-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03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A·D·伊萨耶夫;T·O·曼纳舍罗夫;I·V·安波罗索夫;S·K·马特洛 | 申请(专利权)人: | WDS医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F7/30 | 分类号: | C07F7/30;A61K31/2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王贵杰 |
地址: | 俄罗斯联*** | 国省代码: | 俄罗斯;RU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氨基酸 羧酸 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的锗与氨基酸和羧酸形成的锗配位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式(I)的锗与氨基酸和羧酸形成的锗配位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Ge[OH]a[AA]b[CA]c (I)
该方法包括使氨基酸或氨基酸和羧酸的混合物的水溶液与二氧化锗反应。由此生产的锗配位化合物可以用于不同的工程学领域,优选医药领域。
背景技术
包含锗的化合物广泛应用于不同的科学和工程学领域,例如作为半导体和生产聚酯类和聚烯烃类的催化剂,用于制备用于远程通信设施的光纤和用于IR光谱学的透镜和眼镜。
近来,锗化合物因其药理学活性还取得了在医药中的应用。锗化合物的生物学特性包括确保氧在身体组织内运输的能力和增强身体的免疫状态和抗肿瘤活性。
锗化合物以两种主要形式使用,即有机形式(包含Ge-C键)或无机形式(作为盐、氧化锗及其配位化合物)。例如,美国专利US4271084(1981,IPC:C 07F 7/30)要求保护包含锗的有机聚合物,即羧乙基锗倍半氧化物,其通过聚合3-三氯甲锗烷基丙酸生产。原料是二氧化锗,其被次磷酸(H3PO2)在盐酸的存在下还原,由此产生氯化锗-磷酸配合物。通过与丙烯酸(CH2=CHCOOH)反应将由此生产的配位化合物转化成3-三氯甲锗烷基丙酸。美国专利US5386046(1995,IPC:C07F 7/30)公开了羧乙基锗倍半氧化物,其使用四氯化锗、四甲基二硅氧烷和丙烯酸生产。现有技术的包含锗的有机聚合物有效地治疗神经精神性障碍(参见美国专利US4281015,1981,IPC:A61K 31/28)、眼病(参见美国专利US4296123,1981,IPC:A61K 31/28)、肝病(参见美国专利US4309412,1982,IPC:A61K 31/74)、肺纤维化(参见美国专利US4321273,1982,IPC:A61K 31/28)、过敏性疾病(参见美国专利US4322402,1982,IPC:A61K 31/74)和肝炎(参见美国专利US5340806,1994,IPC:A61K 31/79)。它们还促进人体内的干扰素产生(参见美国专利US4473581,1984,IPC:A61K 31/28)并且防止其受到感冒影响(参见美国专利US4898882,1990,IPC:A61K 31/28)。
美国专利US3825546(1974,IPC:C07D 29/28)描述了包含锗的氮杂螺烷(azaspirans)(含氮的杂环化合物)的制备,称作螺锗。生产螺锗的方法是多步合成,其中起始化合物是二烷基锗,即二甲基-或二乙基锗(R2GeH2)。在两步中使用丙烯酸甲酯、叔丁醇钾和20%硫酸溶液将二烷基锗转化成4,4-二烷基-4-甲锗烷基-环己酮。此后,螺锗在几个步骤中得自4,4-二烷基-4-甲锗烷基-环己酮。
美国专利US4468393(1984,IPC:A61K 31/555)显示螺锗化合物、尤其是二乙基螺锗及其盐用于通过注射或口服给药治疗关节炎。螺锗的静脉内注射剂量为50-80mg/m2体表面积。用于治疗具有严重类风湿症状的关节炎的推荐的螺锗治疗剂量为肌内1.5mL水溶液(30mg/mL)。将这种疗法在前6周过程中每周进行2次,在实现消退后每周1次。该疗程通常需要3-6个月的期限。当每日2次给予包含200mg螺锗的胶囊2周、然后每日1次持续6周时,口服治疗可能是有效的。
上述制备包含锗的有机化合物的方法是多步和复杂的方法。它们需要有机溶剂用于分离和纯化目标化合物。例如,3-三氯甲锗烷基丙酸的水解和缩合依赖于方法的期限和其他因素且这影响终产物的质量。螺锗的合成包括5步,其结果是基于起始化合物的终产物收率极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WDS医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WDS医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710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