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68014.6 | 申请日: | 2012-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667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关村谕;原田博史;水本孝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L101/00 | 分类号: | C08L101/00;C08K3/00;C08K7/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蒋亭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脂 组合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本申请基于2012年1月30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12-017281号主张优先权,将其内容援引到这里。
背景技术
在树脂当中液晶聚酯由于成形加工性良好、具有高耐热性或高强度、并且绝缘性优异,因此适于用作电气/电子部件或光学部件的材料。
液晶聚酯在成形时分子链容易沿流动方向取向,从而容易在流动方向和其垂直方向在成形收缩率或机械性质方面产生各向异性。由此,为了减少该现象,配合使用纤维状、板状等各种形状的填充材料。
然而另一方面,在向液晶聚酯中配合纤维状填充材料的情况下,为了获得所需的流动性、成形性(即,组合物)、以及成形体的强度,最好控制填充材料的平均纤维长度。特别是,为了获得改善了由纤维状填充材料的脱落或由其引起的树脂屑的产生等所致的发尘性的成形体,重要的是将成形体中的纤维状填充材料的重均纤维长度缩短到140μm以下等规定的范围。
针对于此,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将如下的颗粒注射成形而得到成形品的方法,所述颗粒是由相对于(A)选自形成各向异性熔融相的液晶聚酯树脂、以及液晶聚酯酰胺树脂中的至少1种液晶性树脂100重量份填充(B)平均纤维直径为3~15μm的玻璃纤维5~300重量份、并进行熔融混炼而成的玻璃纤维强化液晶性树脂组合物得到的颗粒,该颗粒中的重均纤维长度处于0.02~0.55mm的范围,并且纤维长度大于1mm的玻璃纤维的比率为该玻璃纤维的0~15重量%,而且纤维长度为0.1mm以下的玻璃纤维的比率为该玻璃纤维的0~50重量%。此外还公开了求出注射成形时的流动长度、以及成形品的收缩率。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24011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的概要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方法中,作为熔融混炼中所用的装置,需要具备2个原料的投入(进料)口,并需要具备将玻璃纤维折断至规定的尺寸的螺纹布置等,因而通用性低,在专利文献1中,没有公开任何不限定装置地、不用反复进行熔融混炼地、将树脂组合物中的玻璃纤维的重均纤维长度缩短至140μm以下的范围的技术。所以,希望开发出可以获得含有此种纤维长度的纤维状填充材料的树脂组合物的有效且通用性高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有重均纤维长度为140μm以下的纤维状填充材料的树脂组合物的有效且通用性高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包括向挤出机供给树脂(A)、纤维状填充材料(B)和比所述纤维状填充材料(B)硬的粒状填充材料(C)、进行熔融混炼并挤出混炼物的步骤,所述树脂组合物含有重均纤维长度为140μm以下的纤维状填充材料(B)。
在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中,优选向所述挤出机供给的所述纤维状填充材料(B)的重均纤维长度为1mm以上。
在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中,优选所述树脂(A)在所述树脂(A)及所述纤维状填充材料(B)的总供给量中所占的比率为50~80质量%,所述粒状填充材料(C)相对于所述树脂(A)及所述纤维状填充材料(B)的总供给量100质量份的供给量为0.1~3质量份。
在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中,优选所述树脂(A)为液晶聚酯。
在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中,优选所述纤维状填充材料(B)为选自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氧化铝纤维及二氧化硅氧化铝纤维中的一种以上。
即,本发明涉及以下内容。
[1]一种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是通过向挤出机供给树脂(A)、纤维状填充材料(B)和比所述纤维状填充材料(B)硬的粒状填充材料(C)、进行熔融混炼并挤出混炼物而得到树脂组合物的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
所述树脂组合物中的所述纤维状填充材料(B)的重均纤维长度为140μm以下。
[2]根据[1]中记载的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中,向所述挤出机供给的所述纤维状填充材料(B)的重均纤维长度为1mm以上。
[3]根据[1]或[2]中记载的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树脂(A)在所述树脂(A)及所述纤维状填充材料(B)的总供给量中所占的比率为50~80质量%,
所述粒状填充材料(C)相对于所述树脂(A)及所述纤维状填充材料(B)的总供给量100质量份的供给量为0.1~3质量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住友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680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