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排气再循环系统的排气冷却器以及带有这种排气冷却器的排气再循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54951.6 | 申请日: | 2012-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38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M.蒂舍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库帕-标准汽车(德国)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5/07 | 分类号: | F02M25/07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陈浩然;李婷 |
地址: | 德国谢***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排气 再循环 系统 冷却器 以及 带有 这种 | ||
1. 一种用于尤其机动车的排气再循环系统的排气冷却器,其具有总冷却能力(PG)和总压力损失系数(DG),包括:
至少一个冷却器区段(20,20'),其具有至少一个冷却通道(22,22')和至少一个附加通道(24,24');
至少一个旁路,其桥接所述冷却器区段(20,20')中的至少一个,以及
排气引导装置(40),其具有至少一个封闭元件(42);
其中,所述冷却通道(22,22')具有第一冷却能力(P1)和第一压力损失系数(D1),而所述附加通道(24,24')具有第二冷却能力(P2)和第二压力损失系数(D2),
其中,第一冷却能力(P1)高于第二冷却能力(P2),且第一压力损失系数(D1)高于第二压力损失系数(D2),并且
其中,如果所述封闭元件(42)至少几乎阻止排气在所述附加通道(24,24')中的流经,则提高总冷却能力(PG)和总压力损失系数(DG)。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引导装置(40)具有至少两个平行伸延的管路(44,46),其可彼此不相关地利用排气来流经,其中,第一管路(44)与所述冷却管路(22,22')相连接,而第二管路(46)与所述附加通道(24,24')相连接,并且其中,所述封闭元件(42)布置在所述第二管路(46)中。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排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两个冷却器区段(20,20'),其通过所述排气引导装置(40)彼此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区段(20,20')彼此平齐地来布置以用于形成连接面(30),所述排气引导装置(40)贴靠在该连接面处。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排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元件(42)封闭至少一个冷却区段(20,20')的所述附加通道(24,24')。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排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流入方向(E)和流出方向(A),其中,流入方向(E)近似平行于流出方向(A)且进一步优选地在与流出方向(A)相反的方向上伸延。
7.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排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通道(22,22')设有冷却元件(25),其优选构造成波状并且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冷却通道(22,22')的整个长度上延伸。
8.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排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通道(22,22')和所述附加通道(24,24')基本上具有相同的截面。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排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截面在所述冷却通道(22,22')和/或所述附加通道(24,24')的整个长度上近似恒定。
10. 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排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截面近似构造成矩形。
11. 一种排气再循环系统,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排气冷却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库帕-标准汽车(德国)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库帕-标准汽车(德国)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5495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