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诊断方法和外部诊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52092.7 | 申请日: | 2012-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05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26 |
发明(设计)人: | 柿沼弘之;伊藤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吕俊刚;刘久亮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诊断 方法 外部 装置 | ||
1.一种车辆诊断方法,所述车辆诊断方法用于经由安装在车辆(12)上的电子控制单元(20)与外部诊断装置(14)之间的数据通信获取所述车辆(12)的运行信息,并且使得所述外部诊断装置(14)进行所述车辆(12)的性能诊断、所述车辆(12)的故障诊断以及所述车辆(12)的驾驶者的驾驶技术诊断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车辆诊断方法包括:
在所述外部诊断装置(14)中提供加速度检测单元(52);
在所述车辆(12)在所述加速度检测单元(52)安装在所述车辆(12)上的情况下行驶的状态下,检测所述车辆(12)的加速度,并且利用所述外部诊断装置(14)从所述车辆(12)获取所述车辆(12)的运行信息;以及
使得所述外部诊断装置(14)使用所述车辆(12)的所述加速度和所述运行信息来进行所述车辆(12)的性能诊断、所述车辆(12)的故障诊断以及所述车辆(12)的驾驶者的驾驶技术诊断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诊断方法,其中,所述车辆(12)包括内燃机车辆;并且
从所述车辆(12)发送给所述外部诊断装置(14)的所述车辆(12)的所述运行信息包括每单位时间或者每单位发动机转数的燃料喷射量(下面简称为“燃料喷射量”)以及每单位时间的发动机转数(下面简称为“发动机转速”);并且
其中,所述外部诊断装置(14):
使用所述燃料喷射量和所述发动机转速计算在加速度检测期间消耗的燃料量(下面简称为“燃料消耗量”);
使用所述车辆(12)的所述加速度来计算所述车辆(12)的行进距离;并且
使用所述燃料消耗量和所述行进距离来计算所述车辆(12)的燃料里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诊断方法,其中,所述外部诊断装置(14)将使用所述车辆(12)的所述加速度表示所述车辆(12)的加速减速状况的数据与表示所述燃料里程的数据一起显示。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诊断方法,其中,所述加速度检测单元(52)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外部诊断装置(14)的主体(50)。
5.一种外部诊断装置(14),所述外部诊断装置(14)用于从车辆(12)的外部与安装在所述车辆(12)上的电子控制单元(20)进行数据通信,由此通过所述电子控制单元(20)获取所述车辆(12)的运行信息,并且进行所述车辆(12)的性能诊断、所述车辆(12)的故障诊断和所述车辆(12)的驾驶者的驾驶技术诊断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外部诊断装置(14)包括:
加速度检测单元(52),所述加速度检测单元(52)用于在所述车辆(12)在所述加速度检测单元(52)安装在所述车辆(12)上的情况下行驶的状态下检测所述车辆(12)的加速度;
其中,所述外部诊断装置(14)使用由所述加速度检测单元(52)检测到的所述车辆(12)的加速度和通过所述电子控制单元(20)获取的所述运行信息来进行所述车辆(12)的性能诊断、所述车辆(12)的故障诊断和所述车辆(12)的驾驶者的驾驶技术诊断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部诊断装置(14),其中,所述车辆(12)包括内燃机车辆;并且
从所述车辆(12)获取的所述运行信息包括每单位时间或者每单位发动机转数的燃料喷射量(下面简称为“燃料喷射量”)以及每单位时间的发动机转数(下面简称为“发动机转速”);并且
其中,所述外部诊断装置(14):
使用所述燃料喷射量和所述发动机转速计算燃料消耗量(下面简称为“燃料消耗量”);
使用由所述加速度检测单元(52)检测到的所述加速度来计算所述车辆(12)的行进距离;并且
使用所述燃料消耗量和所述行进距离来计算所述车辆(12)的燃料里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外部诊断装置(14),所述外部诊断装置(14)进一步包括:
显示部(100),所述显示部(100)用于将使用所述车辆(12)的所述加速度表示所述车辆(12)的加速减速状况的数据与表示所述燃料里程的数据一起显示。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外部诊断装置(14),其中,所述加速度检测单元(52)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外部诊断装置(14)的主体(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5209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