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导电聚合物电极层的透明电极膜无效
申请号: | 201280013599.1 | 申请日: | 2012-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37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徐光锡;金钟银;金太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光锡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H01B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李婉婉;张苗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导电 聚合物 电极 透明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触摸屏面板(touch screen panel)的具有透明电极层的透明电极膜,其中,所述透明电极层是通过将含有导电性聚合物聚(3,4-二氧乙基噻吩)(PEDOT,poly(3,4-ethylenedioxythiophene))作为有效成分的组合物涂覆在透明基底薄膜如聚酯的表面上来形成。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方法,该方法即使当内含有PEDOT作为有效成分的电极层的透明电极膜在温度等于或高于基底薄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及高相对湿度的条件下发生老化时,能够使表面电阻相对于初始电阻的变化小于10%。
背景技术
最近,由使用者的手触摸即可操作的触摸屏面板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例如智能型手机与平板计算机中。因为操作简便,此类触摸屏面板不仅广泛地应用于小型电子装置如智能型手机中,而且应用于大型显示器如屏幕、电视机等等上。
该类触摸屏面板的主要部分为能够辨识手或其它工具触摸的透明电极层或透明电极膜。透明电极膜是通过使用喷镀方法将具有高导电性的铟锡氧化物(ITO)涂覆在透明基底薄膜如聚酯的表面上达至少数十纳米厚来形成。因为ITO膜具有高导电性以及高透光率,所以ITO膜被用于几乎所有的目前可用的的触摸屏面板的透明电极膜上。
然而,由于ITO膜是在柔性聚合物(flexible polymer)基底材料的表面上薄薄地形成一层机械性能(即,脆性)高的金属氧化物而产生,所以当向那里施加热冲击(thermal impact)时,表面ITO层可能会破裂而不能发挥电极层的作用。尤其是当在温度等于或高于基底薄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以及高湿度的条件下进行的老化测试(例如当基底薄膜为PET时,使其在85℃和相对湿度为85%下保持120小时;85℃/85%RH/120小时测试)时,施加高热以及湿度,介于基底薄膜与ITO层之间的热膨胀或热冷缩可能会不同,因而,表面金属氧化层被机械性地损坏,经常不期望地导致破裂缺陷。并且,该电极层是高脆性的金属氧化物,当施加预定的力度以撰写文字时在表面金属氧化层上可能会产生破裂而造成所写文字无法被辨识,故该电极层是有缺陷的。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采用导电聚合物。由于导电聚合物是有机材料,能和是有机材料的基底薄膜高度地粘合,因而即使在热存在的情况下进行老化测试之后,仍能防止在表面电极层上产生破裂。
因此,需要一种方法及采用该方法制备的一种含有PEDOT作为有效成分的透明电极膜,即使在如上所述的温度等于或高于基底薄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以及高湿度的条件下进行老化时,该方法仍能防止由导电聚合物组成的电极层的表面电阻值大幅度地改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含有PEDOT作为有效成分的电极层的透明电极膜,其中,即使在温度等于或高于基底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以及高相对湿度,例如聚酯薄膜处于85℃/85%RH)之的条件下进行老化约120小时后,电极层的表面电阻相对于初始电阻的变化仍小于10%。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不限于上述所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从下述说明书中明确地理解未提及的其它技术问题。
技术方案
当通常呈预定色彩的导电聚合物被薄薄地涂覆在基底薄膜的表面上时,透光率可能会增加,因而其可能作为透明电极膜来使用。例如,聚(3,4-二氧乙基噻吩)(PEDOT)是体积电导率为500~1,000s/cm的导电聚合物,且制备了含有该导电聚合物作为有效成分的组合物,然后将该组合物涂覆在透明基底薄膜如聚酯的表面上而形成透明电极膜。
然而,在所谓的85℃/85%RH/120小时测试之后,该测试包括在85℃以及相对湿度为85%下老化120小时,将此薄膜干燥一段预定时间后测量其表面电阻的变化,可知此薄膜的表面电阻相对于初始电阻值的变化为10%以上。老化温度85℃高于作为基底薄膜的聚酯薄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因此当此薄膜在该温度保持长时间时,作为基底薄膜的聚酯薄膜的尺寸可能会改变、或者低聚物等可能会从材料的内部转移至该材料的表面上,不期望地损坏表面电极层且以及也会改变电极层的表面电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光锡,未经徐光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135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事件信息投影电路及方法
- 下一篇:液压回转输油管吊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