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角度角钢筋曲组合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56032.0 | 申请日: | 2012-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616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蔡志海;蒋长俊;孙国平;孙炜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美华铁塔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045 江苏省盐城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角度 角钢 组合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特别是一种多角度角钢筋曲组合模具。
背景技术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得到快速的增长,“科技创新,自主创新”已成为当今工业发展的主流。现代铁塔是一种用钢铁材料建成的高塔,广泛应用于通讯、电视广播、办公装饰、避雷、训练、观光、气象等多领域的新型产品,与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息息相关。铁塔一般使用的主要原材料是钢铁型钢,有角钢、钢板、扁钢、圆钢、钢管、槽钢等。其中角钢是构成铁塔的重要部件,角钢加工是铁塔加工工艺中的重要环节,因此对制作角钢的模具也相当严苛。原有的制作角钢的模具需要多次重复上下模具,加工一根角钢时,需要上几次模具,一个模具只能加工一种角度。生产效率较低,费工费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研单位和企业科技人员在不断的研究、探索,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虽然在技术上取得了一些进步,但在实际运用中仍然存在着尚未克服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种多角度角钢筋曲组合模具,其结构合理,通过传感器来感应调节上模的冲程,以及控制丝杆来调节下模之间的距离,从而使角钢实现多种角度成型,不需要重复上下模,加工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含有油缸、顶杆、上模、下模、丝杆、手轮、弹簧、下模座、工作平台、液压站、电磁阀控制器、传感器,液压站和油缸上各设有进油口、出油口,并通过油管相连接,电磁阀控制器一端与传感器相连接,另一端与液压站相连接,油缸设在床身的上端,油缸与顶杆相连接,顶杆与上模相连接,下模与下模座相连,下模的外侧下端与弹簧相连接,弹簧与下模座的一侧相连接,下模座与丝杆相连接,下模座通过螺丝与工作平台相连接,丝杆横穿过工作平台,并与工作平台相连接,丝杆的一端与手轮相连接,另一端与轴承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原理是:工作时,将角钢放置在下模上,模具装夹后,上模固定不动;转动手轮,使丝杆调整下模之间的距离,下模可以自由的左右活动,并可随工件的加工而转动,调整好下模的位置后,用螺丝将下模座固定在工作平台上。然后,通过传感器的感应,电磁阀控制器根据传感器的反馈的信息,使液压站提供相应的液压动力,从而调整上模的冲程达到所需的筋曲角度,工件需要的成型角度是由上模的行程来控制和完成。根据需要,可通过更换上模、下模来加工所需的正曲筋与反曲筋。当工作结束后,下模会在弹簧的 拉力作用下,迅速复位,从而使上、下模工序简化,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该模具在加工角钢的工作中,可以对需要弯曲的角钢实现多种角度成型,不需要重复上下模,节省了工时,节约了人力、物力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是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描述:
图1是多角度角钢筋曲组合模具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油缸、2.顶杆、3.上模、4.下模、5.丝杆、6.手轮、7.弹簧、8.下模座、9.工作平台、10.液压站、11.电磁阀控制器、12.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中:液压站10和油缸1上各设有进油口、出油口,并通过油管相连接,电磁阀控制器11一端与传感器12相连接,另一端与液压站10相连接,油缸1设在床身的上端,油缸1与顶杆2相连接,顶杆2与上模3相连接,下模4与下模座8相连,下模4的外侧下端与弹簧7相连接,弹簧7与下模座8的一侧相连接,下模座8与丝杆5相连接,下模座8通过螺丝与工作平台9相连接,丝杆5横穿过工作平台9,并与工作平台9相连接,丝杆5的一端与手轮6相连接,另一端与轴承相连接。
工作时,将角钢放置在下模4上,模具装夹后,上模3固定不动;转动手轮6,使丝杆5调整下模4之间的距离,下模4可以自由的左右活动,并可随工件的加工而转动,调整好下模4的位置后,用螺丝将下模座8固定在工作平台9上。然后,通过传感器12的感应,电磁阀控制器11根据传感器12的反馈的信息,使液压站10提供相应的液压动力,从而调整上模3的冲程达到所需的筋曲角度,工件需要的成型角度是由上模3的行程来控制和完成。根据需要,可通过更换上模3、下模4来加工所需的正曲筋与反曲筋。当工作结束后,下模4会在弹簧7的拉力作用下,迅速复位,从而使上、下模工序简化,提高了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美华铁塔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美华铁塔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560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性能全涤色织布
- 下一篇:一种浆纱整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