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星形齿轮增速箱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89524.2 | 申请日: | 2012-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821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田育均;高景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育均;高景轩 |
主分类号: | F16H1/32 | 分类号: | F16H1/32;F16H57/02;F16H57/027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刘媖 |
地址: | 5106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星形 齿轮 增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增速机,具体是一种星形齿轮增速箱。
背景技术
增速机是一种由封闭在刚性体内的齿轮传动、蜗杆传动或齿轮一蜗杆传动所组成的独立设备,主要类型有齿轮增速机、蜗杆增速机、齿轮一蜗杆增速机等。圆柱齿轮增速器有单级、二级、二级以上,使用非常广泛。圆锥齿轮增速器用于输入轴和输出轴位置成相交的场合。蜗杆增速器主要用于传动比大于10的场合。上述增速机都存在输出效率低、结构不太紧凑,承载能力不够大等缺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之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工作性能稳定、抗冲击能力强的星形齿轮增速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星形齿轮增速箱,它是由动力输入轴、太阳齿轮、三个行星齿轮、行星架、内齿圈、机壳和动力输出轴构成,所述动力输出轴通过轴承安装在机壳上,太阳齿轮设在机壳内且安装在动力输出轴的端部,三个行星齿轮均匀分布在太阳齿轮的外围且分别与太阳齿轮相啮合,内齿圈设在机壳内且位于三个行星齿轮外围并且三个行星齿轮相啮合,行星架设在动力输入轴的端部且位于太阳齿轮的外围,三个行星齿轮设在行星架上。
所述机壳为圆筒状结构,两端设有端盖。
所述机壳的底部设有透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上述的星形传动的工作模式,采用了三个结构相同的行星齿轮,均匀地分布于中心轮的周围,从而可使行星齿轮与转臂的惯性力相互平衡,具有结构紧凑、质量小、体积小、运动平稳,抗冲击力强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行星齿轮和太阳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动力输入轴;2、行星架;3、行星齿轮;4、内齿圈;5、机壳;6、太阳齿轮;7、动力输出轴;8、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星形齿轮增速箱,它是由动力输入轴1、太阳齿轮6、三个行星齿轮3、行星架2、内齿圈4、机壳5和动力输出轴7构成,所述机壳5为圆筒状结构,两端设有端盖,所述机壳的底部设有透气孔8。所述动力输出轴7通过轴承安装在机壳5上,太阳齿轮6设在机壳5内且安装在动力输出轴7的端部,三个行星齿轮3均匀分布在太阳齿轮6的外围且分别与太阳齿轮6相啮合,内齿圈4设在机壳5的内且位于三个行星齿轮3外围并且三个行星齿轮3相啮合,行星架2设在动力输入轴1的端部且位于太阳齿轮6的外围,三个行星齿轮3设在行星架2上。
工作原理:行星齿轮传动是根据行星齿轮系的工作原理来实现机械增速的。工作时,动力输入轴1带动行星架3转动,行星架3带动行星齿轮3沿着内齿圈转动,经过一级增速传动,行星齿轮3带动太阳齿轮2转动,被增速的太阳齿轮2带动动力输出轴7转动。由于行星齿轮传动具有功率分流和各中心轮构成共轴线式的传动以及合理地应用内啮合齿轮副,因此其结构非常紧凑;由于在中心轮的周围均匀地分布着数个行星齿轮来共同分担载荷,从而使得每个齿轮所承受的负荷较小,并允许这些齿轮采用较小的模数;由于行星齿轮传动结构的对称性,即它具有数个匀称分布的行星齿轮,使得作用于中心轮和转臂轴承中的反作用力能互相平衡,从而有利于达到提高传动效率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育均;高景轩,未经田育均;高景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895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弹跳鞋的减震消声垫
- 下一篇:一种具有梯度双能科技的鞋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