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臂越障营救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54741.8 | 申请日: | 2012-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038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欣然;岳立新;张凤嘉;刘禹含;詹广强;吕坤;雷耀龙;张品好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欣然;岳立新;郝志勇 |
主分类号: | B25J5/00 | 分类号: | B25J5/00;B25J9/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23000***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越障 营救 机器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灾害现场进行营救的机器装置,尤其提供了一种方便灵活的单臂越障营救机器人。
背景技术
当今世界各地自然灾害,地震造成的建筑物坍塌,交通事故导致高速公路上阻塞严重,泥石流造成的交通堵塞,常常需要对滞留其中的人员进行救援,障碍物清理,但目前主要的救援方法有以下三种。⑴人工救援,但工作量大,效率低,容易造成二次伤害;⑵大型机械救援,但大型机械体积大,行动不灵活;⑶直升机救援,但成本高,切需要操作人员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各种营救方式不灵活的问题,将机器人技术应用于灾害营救中,形成一款方便操控,越障能力强,能转运一定量的物品的机器人。由人通过远程遥控,利用单片机控制系统对遥控信号处理并向伺服系统发出命令,电机驱动轮行进和机械臂运行。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控制系统,履带运行机构及单臂夹物机构。所述的单臂夹物机构由连杆后端与电机通过轴1连接,后端电机2与车体主架固连;连杆前端通过电机1与夹子固定端相连,在夹子固定端上固定电机3,电机3通过曲柄带动夹子活动端夹紧物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教恶劣的环境下进行营救补给及清理等工作,方便灵活,人工远程操作,免去营救人员受灾害的危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单臂越障营救机器人侧面局部剖视图。
图2是单臂越障营救机器人俯视图。
图3是单臂越障营救机器人夹子侧视图。
图4是图3的左视图。
图中:1夹子,2电机1,3连杆,4轴1,5电机2,6前右从动同步带轮,7支座1,8后右从动同步带轮,9支座2,10右同步带,11右驱动电机,12右主动同步带驱动轮,13电路板1,14左驱动电机,15电池盒,16左同步带,17照明灯,18车主体架,19控制系统,20夹子固定端,21支座3,22轴2,23夹子活动端,24曲柄,25轴3,26支座4,27电机3。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连杆(3)两端分别与电机1(2)和电机2(5),前端通过电机1(2)和夹子(1)连接,后端通过轴1(4)与电机2(5)相连,电机2(5)与车体主架(18)固连构成单臂夹物机构的可弯曲部分。
前右从动同步带轮(6)与支座1(7)通过轴连接,支座1(7)与车体主架(18)固连,后右从动同步带轮(8)与支座2(9)通过轴连接,支座2(9)与车体主架(18)固连,右驱动电机(11)与车体主架(18)固连,通过轴与右同步带驱动轮(12)连接,通过同步带(10)与前右从动同步带轮(6)和后右从动同步带轮(8)构成传动机构。控制系统
(19)固定在车体主架(18)上。
在图2中电路板1(13)固定在车体主架(18)上,电池盒(15)固定在车体主架(18)上,左驱动电机(14)固定在车体主架(18)上,带动左侧履带驱动机构。照明灯(17)固定在车体主架(18)上。
在图3中,夹子活动端(23)通过轴2(22)与支座3(21)连接,支座3(21)与夹子固定端(20)固连,夹子活动端(23)的后部通过(24)与电机3(27)连接。构成单臂夹物机构的夹子部分。电机3通过支座(4)固定在夹子固定端(20)上。
在图4中:电机3(27)通过轴3(25)与曲柄(24)连接,曲柄(24)与夹物机构夹子活动端(23)连接,使夹子张开夹紧。
单臂越障营救机器人工作时电路板作为主控部分,控制电机的转动为履带行走机构和单臂夹物机构提供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欣然;岳立新;郝志勇,未经王欣然;岳立新;郝志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547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切机压链轮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嵌装塑料螺母安装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