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场用拖曳式移动廊桥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44962.7 | 申请日: | 2012-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057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姚金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港航空地面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F1/305 | 分类号: | B64F1/3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30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场 拖曳 移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机场用拖曳式移动廊桥,涉及的是航空设备技术领域,应用于客梯车与摆渡车之间的连接。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机场的客梯车与摆渡车之间均无拖曳式移动廊桥。一般情况下,通过摆渡车将旅客送至远机位飞机旁进行登机或接机下客。按目前经候机楼登机时不存在天气影响的问题。但是在远机位上、下客时旅客在飞机客梯车与摆渡车过渡的过程中,如果碰到极端高温、严寒、下雨、暴雨或雨雪等恶劣天气的情况下,虽然客梯与摆渡车距离很近,仍有可能在短时间内淋湿旅客的衣物,温度变化造成旅客的不愉快的感觉,无法提升机场的服务质量。据此有必要研发一种能应对恶劣天气的情况下登机或接机下客安全性和人性化管理的机场地面设备,满足旅客的需求,提高服务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机场在恶劣天气情况下,实施人性化管理,有效解决在恶劣天气情况时远机位登机或接机下客的安全性和人性化管理的问题,满足旅客在恶劣天气的情况从容登机或接机下客的需求,设计了一种机场用拖曳式移动廊桥。
其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包括伸缩电螺杆、移动踏步板、雨篷、移动廊桥车体、撑脚在内,其特征在于:整个装置设在移动廊桥车体上,移动廊桥车体的右侧设有右VIP门,右VIP雨篷伸缩电螺杆的一端固定在移动廊桥车体内的上部,另一端与右VIP雨篷伸缩电螺杆的外侧右VIP雨篷的雨篷支撑活络连接,右VIP雨篷的一端与移动廊桥车体固定连接,以同样的方式,在移动廊桥车体左侧,设置左客梯车雨篷伸缩电螺杆、左客梯车雨篷、左客梯门;移动廊桥车体的下端的中间位置的左、右两侧一端分别固定右VIP移动踏步板伸缩电螺杆、连接左客梯车移动踏步板伸缩电螺杆,另一端连接右VIP移动踏步板伸缩电螺杆、左客梯车移动踏步板伸缩电螺杆,同时分别与右VIP移动踏步板,左客梯车移动踏步板活络连接;移动廊桥车体后侧设有后普通旅客用门,后普通旅客用雨篷伸缩电螺杆的一端固定在移动廊桥车体后侧的上部,另一端与后普通旅客用雨篷外侧的雨篷支撑活络连接,设在移动廊桥车体下部的后普通旅客用移动踏步板伸缩电螺杆一端与移动廊桥车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后普通旅客用移动踏步板活络连接;所述的左客梯车雨篷、右VIP雨篷、后普通旅客用雨篷的外形呈倒U字型的结构,所述的移动廊桥车体底端四角设有撑脚,所述的右VIP门、左客梯门、后普通旅客用门的内侧均设有扶手。
实施该技术后的明显优点和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设置了拖曳式移动廊桥,有效防止恶劣天气环境下的登机和下客,达到防止严寒酷暑,遮风挡雨的目的,使旅客满意,实现更为人性化的服务,提升国际形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右VIP移动踏步板伸缩电螺杆、2-右VIP移动踏步板、3-右VIP门、4-右VIP雨篷、5-右VIP雨篷伸缩电螺杆、6-移动廊桥车体、7-后普通旅客用雨篷、8-后普通旅客用门、9-后普通旅客用雨篷伸缩电螺杆、10-后普通旅客用移动踏步板伸缩电螺杆、11-后普通旅客用移动踏步板、12-左客梯车雨篷伸缩电螺杆、13-左客梯车雨篷、14-左客梯门、15-左客梯车移动踏步板、16-撑脚、17-左客梯车移动踏步板伸缩电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见附图1,整个装置设在移动廊桥车体6上,移动廊桥车体6上设有牵引车牵引移动廊桥车体6的挂钩。移动廊桥车体6的右侧设有右VIP门3,右VIP门3的内侧设有扶手,右VIP雨篷伸缩电螺杆5的一端固定在移动廊桥车体6内的上部,另一端与右VIP雨篷伸缩电螺杆5的外侧右VIP雨篷4的雨篷支撑活络连接,右VIP雨篷4的一端与移动廊桥车体6固定连接,以同样的方式,在移动廊桥车体6左侧,设置左客梯车雨篷伸缩电螺杆12、左客梯车雨篷13、左客梯门14;移动廊桥车体6的下端的中间位置的左、右两侧一端分别固定右VIP移动踏步板伸缩电螺杆1、左客梯车移动踏步板伸缩电螺杆17,另一端连接右VIP移动踏步板伸缩电螺杆1、左客梯车移动踏步板伸缩电螺杆17,同时分别与右VIP移动踏步板2,左客梯车移动踏步板15活络连接;移动廊桥车体6后侧设有后普通旅客用门8,后普通旅客用门8的内侧同样设有扶手,后普通旅客用雨篷伸缩电螺杆9的一端固定在移动廊桥车体6后侧的上部,另一端与后普通旅客用雨篷7外侧的雨篷支撑活络连接,设在移动廊桥车体6下部的后普通旅客用移动踏步板伸缩电螺杆10一端与移动廊桥车体6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后普通旅客用移动踏步板11活络连接,所述的左客梯车雨篷13、右VIP雨篷4、后普通旅客用雨篷7的外形呈倒U字型的结构,所述的移动廊桥车体6底端四角设有撑脚16。
见附图1,当天下雨时,牵引车牵引移动廊桥车体6使左客梯门14到达客梯车的位置,移动廊桥车体6的撑脚16伸出,抵在地面上,支撑移动廊桥车体6。将相近于客梯车位置的左客梯车移动踏步板伸缩电螺杆17动作,推动左客梯车移动踏步板15外伸,与客梯车的梯板衔接,再通过左客梯车雨篷伸缩电螺杆12打开左客梯车雨篷13,同时打开左客梯门14;采用同样的方法,打开右VIP移动踏步板2、右VIP门3和右VIP雨篷与接驳车衔接,使客梯车与接驳车形成一个平稳过渡的行走道路,接、送机组人员和头等仓旅客,接驳车驶离现场。关闭右VIP门3,收笼右VIP雨篷和右VIP移动踏步板2;当普通旅客上、下飞机时,接驳车驶向移动廊桥车体6的后普通旅客用门8,通过移动踏步板伸缩电螺杆10,打开后普通旅客用移动踏步板11,后普通旅客用雨篷伸缩电螺杆10启动,打开后普通旅客用雨篷7和后普通旅客用门8,使客梯车与接驳车形成一个平稳过渡的行走道路,登机和下客由后普通旅客用门8和打开左客梯门14上下,完成登机和下客工作后,分别关闭左客梯门14,后普通旅客用门8,收起左客梯车移动踏步板15、后普通旅客用移动踏步板11和左客梯车雨篷13、后普通旅客用雨篷7,完成接送客,接驳车驶离现场;移动廊桥车体撑杆6收回,脱离地面,而后由牵引车带动移动廊桥车体6离开客梯车进入下一个接送客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港航空地面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中港航空地面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449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