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钢尾部轧制油喷射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44297.1 | 申请日: | 2012-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339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白春雷;温盾;康新成;胡茂林;袁金;巴尚忠;蔡卫佳;赵鹏飞;彭畅;孟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00 | 分类号: | B21B37/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徐祥生 |
地址: | 43008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钢 尾部 轧制 喷射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系统,具体而言是带钢尾部轧制油喷射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作为现代轧钢标志的润滑轧制技术,已广泛用于钢铁企业。生产实践中,轧制油的开闭时序控制非常关键:轧制油停喷时序过早,会使带钢尾部的轧制压力陡增,影响抛钢时的稳定性,出现甩尾、断尾、跳闸等现象,影响产能的发挥和轧辊辊耗指标;轧制油停喷时间过晚,则不仅会使轧辊表面存留不均匀分布的轧制油,影响咬入角与摩擦角之间的关系,不利于咬入,同时可能导致轧机的弹跳发生变化,影响带钢的头部厚度,而且造成轧制油的浪费和环境污染。通常采用负荷继电器的接通和断开加上一定的延时来控制,但控制精度低,轧辊表面往往滞留过多的剩余轧制油,影响使下快带钢的穿带稳定性。因此设计出一种运行可靠、控制精度高的带钢尾部轧制油喷射控制系统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运行可靠、控制精度高的带钢尾部轧制油喷射控制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钢尾部轧制油喷射控制系统,包括转速传感器、辊径传感器、辊缝传感器、负荷继电器状态传感器、活套高度传感器、轧制压力传感器、显示器、轧制油阀门和PLC,其特征是转速传感器、辊径传感器、辊缝传感器、负荷继电器状态传感器、活套高度传感器和轧制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PLC的信号输入端连接,PLC的信号输出端与轧制油阀门的控制端连接,显示器与PLC连接。
采用本实用新型,根据精轧生产过程的实时数据,对轧制油阀门准确控制,并完善延时自学习修复功能,轧辊表面不会滞留过多的剩余轧制油,大幅度提高了下快带钢的穿带稳定性。运行可靠、控制精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1-转速传感器;1.2-辊径传感器;1.3-辊缝传感器;1.4-负荷继电器状态传感器;1.5-活套高度传感器;1.6-轧制压力传感器;2-显示器;3-轧制油阀门;4-PLC。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该实施例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中所示的带钢尾部轧制油喷射控制系统,包括转速传感器1.1、辊径传感器1.2、辊缝传感器1.3、负荷继电器状态传感器1.4、活套高度传感器1.5、轧制压力传感器1.6、显示器2、轧制油阀门3和PLC4,转速传感器1.1、辊径传感器1.2、辊缝传感器1.3、负荷继电器状态传感器1.4、活套高度传感器1.5和轧制压力传感器1.6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PLC4的信号输入端连接,PLC4的信号输出端与轧制油阀门3的控制端连接,显示器2与PLC4连接。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442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速内喷射涌流高效水洗辊
- 下一篇:一种冷轧板涂装前处理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