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接器组合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69397.2 | 申请日: | 2012-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173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洪培樵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恩特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立信杰(东莞)精密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27 | 分类号: | H01R13/627;H01R13/46;H01R24/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郝传鑫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传输直流电力(D.C.,direct current),可使连接器组合与对接连接器稳定的结合,且可轻易脱离对接连接器的连接器组合及其组合。
背景技术
习用的电连接器,例如可藉由端子之间及/或绝缘座体之间的摩擦力、螺栓与螺帽、卡勾与卡槽等来保持连接的状态。一般的电子产品,以笔记型计算机为例,其系与有线电源供应器的电源输出电连接器电性连接而藉以供电(充电)。然而,若电源供应器的电源输出电连接器与笔记型计算机于连接的状态下,不慎踢绊到电源供应器的电线的情况时,不经意的外力可能拉扯笔记型计算机掉落,造成损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组合,具有扣合结构来维持连接器组合于组合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组合,具有易脱结构,可避免因不经意的外力所造成的电子装置之损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连接器组合,包括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绝缘本体与多个第一端子,多个第一端子系设置于第一绝缘本体,第一绝缘本体具有突出于第一绝缘本体之一表面的固定柱,固定柱包含头部以及颈部,其中颈部连接头部且其径向尺寸小于头部的径向尺寸,第二连接器包括第二绝缘本体与多个第二端子;多个第二端子设置于第二绝缘本体且分别对应该些第一端子,第二绝缘本体具有对应该固定柱的扣件,扣件包含夹持部,当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组合时,该些第一端子连接该些第二端子,固定柱从头部插入扣件,夹持部通过头部进入颈部夹持固定柱。
较佳地,所述扣件包含一套管,套管突伸于该第二绝缘本体中面向该第一绝缘本体的面上。
较佳地,所述夹持部突出形成于该套管之管内壁,且该扣件于该夹持部处之内径尺寸小于该头部。
较佳地,所述套管包含复数个沿该套管之轴向延伸的瓣体部,复数个瓣体部彼此相互间隔,且构成该套管的管壁。
较佳地,所述套管包含二瓣体部,二瓣体部对称设置于该套管。
较佳地,所述二瓣体部选择性地于该套管的径向方向上相互分离。
较佳地,所述套管为可于径向上弹性变形的弹性结构。
较佳地,所述头部包含一环绕该固定柱轴向形成的凸缘;该固定柱于该凸缘处的径向尺寸大于该颈部的径向尺寸。
较佳地,所述固定柱位于该第一绝缘本体的中央位置,该扣件位于该第二绝缘本体上的中央位置。
较佳地,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具有一连结凹部,该第二绝缘本体具有一连结凸部;该连结凹部自该第一绝缘本体相对该第二绝缘本体之一面凹入该第一连接器内,且该些第一端子伸入该连结凹部中,该连结凸部突出于该第二绝缘本体相对该第一绝缘本体之一面,且该些第二端子沿该连结凸部排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由于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是藉由固定柱与扣件的可拆卸地扣合,因此,在不经意的外力拉扯下,藉由固定柱与扣件扣合连接的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仍可脱离,藉此避免例如电缆线拉动所连接的电子产品掉落,而造成电子产品损伤。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组合的立体图;
图1B为图1A连接器组合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1C为图1A连接器组合的俯视图;
图1D为图1A连接器组合的侧视图;
图2A为图1C所示连接器组合状态的示意图;
图2B为图1D所示连接器组合状态的示意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连接器的前视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连接器的前视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5A为固定柱与扣件于组合前的剖面示意图。
图5B为固定柱与扣件于组合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5C为固定柱与扣件于组合中的剖面示意图。
图5D为固定柱与扣件于组合后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恩特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立信杰(东莞)精密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艾恩特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立信杰(东莞)精密模具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693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光二极管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防错位和松动的发动机接插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