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高频电路板成型加工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96155.5 | 申请日: | 2012-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731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兴达鸿业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高频 电路板 成型 加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高频电路板成型加工的结构。
背景技术
电子产品向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对电路板生产技术要求越来越高。根据目前高频电路板制作发展趋势,用于各种高频通讯网络网站点信号连接输出的必需电子产品越来越广乏,PTFE的特性给常规FR4的厂家带来挑战,不可忍受的品质和废品率,加工的难度造就PTFE PCB高昂的价格,PTFE材料很软,受外力的作用下很容易出现伸缩、凹痕、弯折、起皱的缺陷。表面的缺陷会影响Rf射频电路的阻抗特性,高阶的介是常数要求较小和封装和更细的线路,生产控制更加精密,操作更为严格,生产高频电路板需投入特定的设备和条件,增加高额投资。
为使印制电路板达到高品质,低成本生产要求,为解决成型工序锣板成本投资过高,锣板后产生板边毛边难修理,造成不良品高比率的问题,同时为减少投资购买锣机、专用锣刀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产品合格率高的用于高频电路板成型加工的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
一种用于高频电路板成型加工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高频电路板板体,在所述的高频电路板板体上设有方便进行分板的V-CUT槽组件。
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高频电路板成型加工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V-CUT槽组件包括有正对开设在高频电路板板体上、下两侧的上V-CUT槽和下V-CUT槽。
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高频电路板成型加工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V-CUT槽的深度为板厚/2+0.15mm,下V-CUT槽的深度为板厚/2-0.25mm。
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高频电路板成型加工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V-CUT槽21与下V-CUT槽之间的距离为0.1±0.02mm。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V-cut分边代替传统工艺中的锣板边,有效提高生产高频电路板(PTFE)生产效率,降低生产周期;降低投资锣机、锣刀的生产成本;减少FQC工序修理板边的毛刺,提高板边产品质及生产效率。结构简单,产品合格率相对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高频电路板成型加工的结构,包括有高频电路板板体1,在所述的高频电路板板体1上设有方便进行分板的V-CUT槽组件2。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V-CUT槽组件2包括有正对开设在高频电路板板体1上、下两侧的上V-CUT槽21和下V-CUT槽22。所述的上V-CUT槽21的深度A为板厚/2+0.15mm,下V-CUT槽22的深度B为板厚/2-0.25mm。所述的上V-CUT槽21与下V-CUT槽22之间的距离即余厚F为0.1±0.02mm。图1中E为余厚中心线,D为板厚中心线,余厚中心线E比板厚中心线D偏移0.2mm,即图中C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V-cut分边代替传统工艺中的锣板边,有效提高生产高频电路板(PTFE)生产效率,降低生产周期;降低投资锣机、锣刀的生产成本;减少FQC工序修理板边的毛刺,提高板边产品质及生产效率。结构简单,产品合格率相对较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兴达鸿业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兴达鸿业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961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