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行星锥齿轮球面检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32960.1 | 申请日: | 2012-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57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董义;徐骥;徐爱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太平洋精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太平洋齿轮传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20 | 分类号: | G01B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星 齿轮 球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量机械零件表面形状的检具,具体地讲,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行星锥齿轮球面检具。
背景技术
汽车差速器中的行星锥齿轮背面为球形面,该球形面制造质量直接影响行星锥齿轮安装后的旋转质量。大批量生产时,为了保证行星锥齿轮的球形面加工质量,本行业普遍使用数控车床切削加工成形,尽管数控车床批量加工质量稳定,完全能达到设计精度。但是,生产过程中质量检测是必要程序,所以,在行星锥齿轮生产过程中必须作随机抽样检测,以避免产生批量超差质量事故。因球面为曲面体,常规检测器具不能直接用于测量。当今三准座标检测仪或影像仪属于精密测量装备,都能够用于精确测量球面质量,因此类检测装备对检测条件有较高要求,只能用于质量监督检测,不适合工位操作工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检验。由于现有用于球面检测的装备不适合生产现场使用,即时性差,生产过程中难免不发生批量超差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连接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检测效率高,适合工位操作工现场使用的行星锥齿轮球面检具,该检具即时性好,可避免发生批量超差事故。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
行星锥齿轮球面检具,它包括表具、基座。所述基座为圆盖状构件,朝下底面设有球冠状凹腔与待检工件球面配合,上部实体段居中设有轴向通孔和位于轴向通孔一侧的凸台,凸台内置平行于轴线的开口槽,在凸台有开口槽一侧配装螺栓构成夹紧结构。改进之处在于:所述表具从凸台的开口槽中向下插入并夹紧,表具的表杆端伸入基座凹腔内,0.5mm~1.5mm作为预留压缩量。
上述结构中所用表具为百分表,若检测精度要求高,则选用千分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结构简单,制作容易;
2、手握式测量用具,使用方便,检测效率高;
3、量值显示测量结果,测量精度高,便于后续量化调整切削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是图1A-A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2所示是行星锥齿轮球面检具,它包括表具1、基座2。所述基座2为圆盖状构件,朝下底面设有球冠状凹腔与待检工件球面配合。本实施例中工件球面半径SR36.485mm,故基座2的凹腔半径也是SR36.485mm。基座2上部实体段居中设有轴向通孔2.2,以及轴向通孔2.2一侧的凸台2.1,凸台2.1内置平行于轴线的开口槽2.4,在凸台2.1开口槽2.4一侧配装螺栓2.3构成夹紧结构。检测前,将表具1从凸台2.1的开口槽2.4中向下插入并夹紧,表具1的表杆端伸入基座2凹腔内,表杆端预留压缩量有利于与工件球面贴实检测,本实施例所用表具1为百分表,表杆端预留压缩量为0.6mm。安装后先作表具1的指针调零处理,即用标准工件调整表具1指针位置为零位,然后撤掉标准工件,改用待检工件测量,表具1指针偏离零位值即为待检工件实际误差值,误差值在许可范围内判为合格品,反之为不合格品。本实用新型直接量化显示测量结果,测量精度高,便于后续量值调整切削量。最重要是本实用新型配给操作工在工位现场使用,满足实时检测要求,可避免批量质量事故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太平洋精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太平洋齿轮传动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太平洋精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太平洋齿轮传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329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行星锥齿轮内孔同轴度工位检具
- 下一篇:一种高效耐腐蚀列管式冷凝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