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浮式制动器作用器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22101.4 | 申请日: | 2012-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078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武伟;王茂森;李燕;刘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卡斯伟利达廊重制动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5/18 | 分类号: | F16D65/18;F16D121/14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米万泽 |
地址: | 065001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动器 作用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具体说一种浮式制动器作用器总成。
背景技术
制动器是使机械中的运动件停止或减速的机械零部件,而作用器是其中传递动力的部件,目前的行车制动与驻车制动通常采用两个作用器来实现,结构复杂、增加了制动器的体积、并且制动不可靠。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制动器行车制动与驻车制动通常采用两个部件来实现而增加了制动器的体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浮式制动器作用器总成,该浮式制动器作用器总成使行车制动与驻车制动合为一个部件,节省了空间、结构简单、工作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浮式制动器作用器总成,包括操纵杆及弹簧座,所述的操纵杆轴向剖面为T形,其横轴的外部设有滑盘,且滑盘通过弹簧座固定,所述的滑盘与操纵杆的T形顶边相对,且二者相对的面上沿圆周方向分别均布三个椭圆形凹槽,所述的凹槽内置有钢球,所述的操纵杆右侧连接轴承片及输出杆,输出杆的外部设有压缩弹簧。
所述的滑盘与操纵杆上的凹槽的深度之和小于钢球直径。
所述的输出杆轴向剖面为T形,其T形的顶边与操纵杆的T形顶边相对,且压缩弹簧的一端顶在输出杆的T形顶边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采取上述方案,操纵杆与滑盘相对面的椭圆形凹槽内有钢球,当操纵杆旋转时,钢球由椭圆形凹槽中心转到边缘,由于椭圆边缘深度浅,并且滑盘固定不动,因此操纵杆被挤向右侧,克服压缩弹簧的压力向右移动,同时还带动输出杆向右移动,从而带动制动器内部的活塞总成及摩擦片也向右移动,摩擦片与制动盘接触,实现驻车制动。因此,通过采用该作用器总成,制动器在行车制动的同时可以实现驻车制动,并且外形相对较小,减少了包装及运输的费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滑盘,2-钢球,3-弹簧座,4-输出杆,5-操纵杆,6-轴承片,7-压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所示,一种浮式制动器作用器总成,包括操纵杆5及弹簧座3,所述的操纵杆5轴向剖面为T形,其横轴的外部设有滑盘1,且滑盘1通过弹簧座3固定,所述的滑盘1与操纵杆5的T形顶边相对,且二者相对的面上沿圆周方向分别均布三个椭圆形凹槽,所述的凹槽的深度为沿椭圆长轴方向浅短轴方向深,并且凹槽内置有钢球2,钢球2的直径大于滑盘1与操纵杆5上的凹槽的深度之和,即当钢球2置于相对的两个凹槽内时,滑盘1与操纵杆5的T形顶边不接触。所述的操纵杆5右侧连接轴承片6及输出杆4,所述的输出杆4轴向剖面为T形,其T形的顶边与操纵杆5的T形顶边相对,输出杆4的外部设有压缩弹簧7,压缩弹簧7的一端顶在输出杆4的T形顶边上,另一端顶在弹簧座3上。
该作用器总成安装在制动器内,当需要制动时,手刹拉板转动,带动操纵杆5转动,钢球2由椭圆形凹槽中心移动到边缘,由于椭圆形凹槽边缘深度比中心浅,并且滑盘1固定不动,因此将操纵杆5挤向右侧,操纵杆5克服压缩弹簧7的压力向右移动,同时还带动输出杆4向右移动,带动活塞总成及摩擦片也向右移动,摩擦片与制动盘接触,实现驻车制动。因此,该制动器在行车制动的同时可以实现驻车制动,并且当摩擦片磨损时可以实现自动补偿。同时,该作用器由于将驻车和行车制动设计集成到了同一部件,从面节省了空间,并使外形相对较小,减少了包装及运输的费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卡斯伟利达廊重制动器有限公司,未经卢卡斯伟利达廊重制动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221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后副车架衬套防脱胶式内管
- 下一篇:一种具有小提花外观的全棉磨毛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