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摩擦高频响液压缸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02784.7 | 申请日: | 2012-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673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窦宝明;刘玉绒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宝力特液压密封有限公司;广州中机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5/14 | 分类号: | F15B15/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欧阳凯;靳荣举 |
地址: | 5107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擦 高频 液压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缸技术,具体涉及一种低摩擦高频响液压缸。
背景技术
在液压伺服控制中,由于对位置、速度或力的控制精度要求很高,采用传统密封方式的液压伺服缸不能满足高精度的要求,此外,用于振动、疲劳试验机上的液压伺服缸,由于油缸活塞与油缸内壁长时间在局部产生高频相对运动,摩擦磨损及摩擦发热很大,且散热效果差,油缸的使用寿命短,因而在伺服缸中普遍使用液体静压轴承,系统的控制精度可以提高一个数量级。
液体静压轴承多采用双圆锥静压轴承,如图1所示。它具有一系列的优点:如纯液体摩擦,摩擦系数小,磨损小,能长期保持高精度,速度范围大,既可用于高速,又可用于低速,但液体静压轴承结构复杂,需要一套额外的供油装置,因为要形成稳定的油膜,就会有较大的泄漏量,在有些场合使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低摩擦高频响液压缸,可以实现较低的摩擦力和较高的频响,同时可以承受较大的径向负载,延长液压缸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本低摩擦高频响液压缸,包括前缸盖、前衬套、缸筒、后衬套、后缸盖、活塞和活塞杆,前衬套、后衬套分别盖在缸筒两端,前缸盖盖着前衬套,后缸盖盖着后衬套,活塞杆穿过前缸盖、前衬套、缸筒、后衬套、后缸盖,活塞安装在活塞杆中间,所述活塞的外圆周面覆盖有第一铝青铜合金层,前衬套的内圆周面覆盖有第二铝青铜合金层,后衬套的内圆周面覆盖有第三铝青铜合金层。
所述第一铝青铜合金层的厚度为2-4mm,第二铝青铜合金层的厚度为2-4mm,第三铝青铜合金层的厚度为2-4mm。
所述第一铝青铜合金层为薄膜圆筒状,第一铝青铜合金层通过堆焊焊接在活塞上;第二铝青铜合金层为薄膜圆筒状,第二铝青铜合金层通过堆焊焊接或整体过盈配合在前衬套上;第三铝青铜合金层为薄膜圆筒状,第三铝青铜合金层通过堆焊焊接或整体过盈配合在后衬套上。
所述第一铝青铜合金层外面设有多道平行的圆周的油槽。
所述油槽的形状为三角形、半圆形、梯形或者矩形。
所述第二铝青铜合金层内面、第三铝青铜合金层内面都设有多道平行的圆周的减压槽。
所述减压槽的形状为三角形、半圆形、梯形或者矩形。
所述前缸盖、后缸盖都设有两个U形密封圈。
所述缸筒开有2个压力油口,位于活塞两边。
所述前衬套、缸筒开有泄漏油道。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
1、铝青铜作为一种好的减摩材料,具有高的耐磨性、硬度和与钢相媲美的强度和韧性,摩擦系数小,尤其是在有润滑剂的情况下,摩擦系数比锡青铜小1.5-2倍,被越来越多地制造轴套、轴瓦等摩擦零件。
2、活塞的外圆周面覆盖有第一铝青铜合金层,前衬套的内圆周面覆盖有第二铝青铜合金层,后衬套的内圆周面覆盖有第三铝青铜合金层,可以实现较低的摩擦力和较高的频响,提高液压缸固有频率,同时可以承受较大的径向负载。适合应用于需要较高频响的场合,如用于振动、疲劳试验机上的液压伺服缸。而且其加工费用和材料费用与普通油缸相比相差不大,有较大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双圆锥静压轴承液压缸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低摩擦高频响液压缸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2所示的低摩擦高频响液压缸,包括前缸盖1、前衬套2、缸筒3、后衬套4、后缸盖5、活塞6和活塞杆7,前衬套2、后衬套4分别盖在缸筒3两端,前缸盖1盖着前衬套2,后缸盖5盖着后衬套4,活塞杆7穿过前缸盖1、前衬套2、缸筒3、后衬套4、后缸盖5,活塞6安装在活塞杆7中间,活塞6的外圆周面覆盖有第一铝青铜合金层8,前衬套2的内圆周面覆盖有第二铝青铜合金层9,后衬套4的内圆周面覆盖有第三铝青铜合金层10。
前衬套2和后衬套4的内孔和活塞杆7都经过热处理至一定的硬度并镀硬铬。
第一铝青铜合金层8的厚度为3mm,第二铝青铜合金层9的厚度为3mm,第三铝青铜合金层10的厚度为3mm。
第一铝青铜合金层8为薄膜圆筒状,第一铝青铜合金层8通过堆焊在活塞6上;第二铝青铜合金层9为薄膜圆筒状,第二铝青铜合金层9通过堆焊焊接或整体过盈配合在前衬套2上;第三铝青铜合金层10为薄膜圆筒状,第三铝青铜合金层10通过堆焊焊接或整体过盈配合在后衬套4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宝力特液压密封有限公司;广州中机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宝力特液压密封有限公司;广州中机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027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式双作用多级伸缩缸
- 下一篇:一种片式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