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发光的LED芯片封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64957.0 | 申请日: | 2012-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626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谢来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爱华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48 | 分类号: | H01L33/48;H01L33/64;H01L33/60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高科专利事务所 44103 | 代理人: | 黄河长 |
地址: | 515000 广东省汕***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发光 led 芯片 封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LED照明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发光的LED芯片封装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LED芯片的封装结构如图1所示,它利用银胶3把芯片2粘固在铝质散热片1的上表面上,芯片2直接紧贴着铝质散热片1的顶面,芯片2的下半部分埋没在银胶3中,由此将芯片2粘固,芯片2的上表面则外露在银胶层3表面,这样,LED芯片2就能够向外发射光线。
但上述传统封装结构存在以下不足:1、本来,LED芯片自身是以360°的角度向外发射光线的,只不过在上述传统封装结构中,LED芯片向下发出的光线直接照射到银胶(铝质散热片)、并大部分被银胶及铝质散热片吸收而已,少部分即使能在铝质散热片顶面发生轻微反射,也会被LED芯片自身遮挡而无法继续向外发光,因此造成向下发射的光线白白浪费,出现“LED芯片只能以180°向外发光(从与铝质散热片的上表面垂直的截面看)”的问题,使LED芯片发光的利用率低;2、发光点集中在芯片部位,为点状光源,对外发出光线的均匀性和柔和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高效发光的LED芯片封装结构,它可以提高LED芯片的光利用率。
其目的可以按以下方案实现:该高效发光的LED芯片封装结构包括散热基板和芯片,芯片利用封装胶粘固在散热基板的上表面,其主要特点在于,所述散热基板上表面形成有镀银层;所述封装胶为透明胶;所述芯片和镀银层之间留有竖向间隙,在竖向间隙部位也填充有透明胶。
所谓竖向,是指垂直于散热基板上表面的方向。
所述每一粒芯片全部覆盖在透明胶层中。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散热基板上表面形成有镀银层,而且利用透明胶层将芯片固定,芯片和镀银层之间也留有竖向间隙,这样芯片向下发出的光线,就能大部分反射出来,向前或斜向前传播出来,而不会被银胶及铝质散热片吸收,更不会被LED芯片自身遮挡,因此大幅度提高光线利用率。
2、每一粒芯片全部在覆盖在透明胶层中,这样每一粒芯片发出的光线经过透明胶层的折射,将不再显示为微粒的点光源,可以提高对外发出光线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LED芯片封装结构的对外发射光线路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具体实施例的对外发射光线路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2所示,该高效发光的LED芯片封装结构包括散热基板1和芯片2,芯片2利用透明胶3粘固在散热基板1的上表面,每一粒芯片3全部覆盖在透明胶层中。散热基板上表面形成有镀银层4;所述芯片2和镀银层4之间留有竖向间隙,在竖向间隙部位也填充有透明胶3。
图3所示,该实施例工作时,芯片向前(包括斜向前)的光线直接向外射出,而芯片向后(包括斜向后)的光线照射到镀银层4后,也能反射后向前(包括斜向前)射出,提高光线利用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爱华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爱华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649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