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无线充电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59815.5 | 申请日: | 2012-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790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宋娜;徐志鹏;乐进成;刘剑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娜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17/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1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无线 充电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无线充电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移动无线充电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数码产品的多样化,智能化,其电池消耗的能量也越来越大,内置电池很难实现长时间工作,为了解决续航问题,移动电源应运而生。但是如此多样化的产品接口使得移动电源的通用性大打折扣。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无线充电设备,不仅解决了续航待机问题,而且免去充电线的束缚,通用性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移动无线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电源模块和无线充电模块;
所述的移动电源模块包括:
一MCU;
一充电电池,该充电电池经一低压差线性稳压IC为所述MCU供电;
一充电管理电路,该充电管理电路与所述的MCU连接,并根据MCU的指令为所述的充电电池充电;以及
一受控于所述MCU的放电管理电路,该放电管理电路将所述充电电池供给的电源传送给一无线充电发射模块;所述的无线充电接收模块与所述的无线充电发射模块利用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的耦合即电磁感应的方式实现能量传输。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蓄电模块还包括LED指示灯电路,该LED指示灯电路与所述的MCU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充电电池设置有保护电路。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蓄电模块还包括一检测按键,该检测按键与所述的MCU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无线充电发射模块包括:
一振荡驱动电路,所述的振荡驱动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的放电管理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一发射端控制器,所述输入电流电压检测电路采集振荡驱动电路输出端的电流电压信号发送给所述的发射端控制器,为该发射端控制器控制所述振荡驱动电路提供依据;以及
一感应发射线圈,所述的振荡驱动电路为该感应线圈提供振荡信号。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无线充电接收模块包括:
一感应线圈;
一整流电路,所述感应线圈的输出端与该整流电路连接;
一电压调节电路,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该电压调节电路连接;以及
一接收端控制器,该接收端控制器与所述的整流电路与电压调节电路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充电管理电路连接有一第一充电接口电路。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无线充电发射模块连接有一第二充电接口电路。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蓄电模块设置于一安装盒内,该安装盒的周侧开设有用以安装所述充电接口的安装孔。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无线充电接收模块设置于横截面为b形的衬座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无线充电发射电路配合无线充电接收电路,实现了无线充电以解决续航待机的问题,真正的做到无线充电,电路结构简单,接口通用性好,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电路原理框图。
图 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电路原理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无线充电发射模块和无线充电接收模块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安装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衬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设置外壳结构后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无线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电源模块a和无线充电模块;所述的移动电源模块包括:一MCU;一充电电池,该充电电池经一低压差线性稳压IC为所述MCU供电;本实施例中,该充电电池可以是一可充电聚合物锂电池;一充电管理电路,该充电管理电路与所述的MCU连接,并根据MCU的指令为所述的充电电池充电;以及一受控于所述MCU的放电管理电路,该放电管理电路将所述充电电池供给的电源传送给一无线充电发射模块以及外部供电设备;所述的无线充电接收模块与所述的无线充电发射模块利用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的耦合即电磁感应的方式实现能量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娜,未经宋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598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高频电源转换技术的高频智能逆变装置
- 下一篇:配电柜盖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