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成上电复位功能的开关电源芯片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99900.7 | 申请日: | 2012-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216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鞠建宏;周邦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帝奥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7/22 | 分类号: | H03K17/22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0 | 代理人: | 金利琴 |
地址: | 200050 上海市长宁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复位 功能 开关电源 芯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成上电复位功能的开关电源芯片,属于电源管理类。
背景技术
现代科技领域内对电子产品新能要求越来越高,微处理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一直是该领域的面临的一大难题。为了提高微处理系统对外部电源的抗干扰能力,电子工程师会采用开关电源芯片(DC/DC芯片)为微处理系统提供电源;同时为了保证微处理系统的稳定性,对微处理系统电源的监控系统是提高系统稳定性的有效手段之一。上电复位(power-on-reset,POR)电路对数字电路中移位寄存器、D触发器和计数器、模拟电路中的振荡器、比较器等单元电路进行复位(reset),保证微处理系统在上电过程中正确启动。
由于目前的DC/DC没有上电复位功能,电子工程师在设计微处理系统电源时,只能同时采用DC/DC芯片和POR芯片(如图1所示)
由于目前的微处理系统电源还需要同时采用DC/DC芯片和POR芯片,增加了系统的复杂程度,降低了系统的稳定性;同时由于不同的微处理系统需要的工作电压各不相同,因此需要用的POR芯片型号也不同,这也增加了系统成本和电子工程师的设计难度。
发明内容
由于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集成上电复位功能的开关电源芯片,其可以有效的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一第一分压电阻,其一端与电压输入端相连,另一端分别连接比较器模块的正向输入端和第二分压电阻,且第二分压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一基准电路模块,其一端连接电压输入端,输出基准电压分别供给比较器模块的负向输入端和脉宽调制控制和保护电路模块;
比较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一定时器,该定时器输出端连接具有开漏结构的芯片输出端;
一振荡器输出端连接定时器和脉宽调制控制和保护电路模块;
一电流检测器模块,其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接电压输入端和一电压输出端模块;
脉宽调制控制和保护电路模块连接有使能信号、反馈信号和电流检测器模块的输出端及电压输出端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特征,电流检测器模块为一电流检测器其两输入端与一电流检测电阻两端相连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特征,电压输出端模块包括两个并联的晶体管,且两个晶体管的栅极连接脉宽调制控制和保护电路,其漏极连接电压输出端口,其源极一个连接电流检测器模块,一个接地。
由于使用了上述技术手段,本实用新型相对在先技术在DC/DC结构里加入了能实现上电复位功能的分压电阻、比较器和计时器,并复用了基准电路模块和振荡器模块,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两个优点:
1. 降低微处理系统电源成本
由于集成了POR功能,电子工程师能减少微处理系统电源方案的器件数量;缩小系统方案的PCB板面积;方便PCB板上其他器件位置的优化。同时POR检测输入电压,采用Open-drain方式输出,电子工程师能够应用于不同的输出电压范围。
2. 提高微处理系统电源稳定性
由于集成了POR功能,电子工程师能精简微处理系统电源方案,由于POR功能和DC/DC功能的集成,使得两个模板的基准电压相同,消除了由于两个模板阈值偏差造成的系统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同时采用DC/DC芯片和POR芯片的工作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示意图。
图中:1.电压输入端(VIN);2.第一分压电阻(R1);3.第二分压电阻(R2);4.比较器模块;5.定时器;6.基准电路模块;7.振荡器;8.脉宽调制控制和保护电路模块;9. 具有开漏结构的芯片;10.电流检测器模块;11.电压输出端模块;12.使能信号(EN);13.反馈信号(FB);14.电流检测器;15.电流检测电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帝奥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帝奥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999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