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采用高频加热、油化成膜的瞬时裂解反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97725.8 | 申请日: | 2012-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053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赵庆港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效奇;赵庆港 |
主分类号: | C10G1/10 | 分类号: | C10G1/10;C10G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 |
地址: | 200050 上海市长宁***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高频 加热 化成 瞬时 裂解 反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裂解反应装置,尤其是一种利用废旧塑料橡胶油化成膜的瞬时裂解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废旧塑料橡胶裂解技术是近年来新兴发展起来的一门固体垃圾处理技术。本世纪初国内外就开始研发以废塑料废橡胶为原料的再生能源设备,这项技术近几年不断发展,各种形态的结构不断出现,但普通存在反应不充分,设备碳结严重,无法连续生产,而且污染问题也无法解决,出来的碳粉不能形成微细粉末,所以转化率无法达到100%转化,无二次污染以及解决长期困扰国内外的废塑料、橡胶处理难题。
目前国外的反应器有列管式裂解反应器,流化床热裂解反应器、流化催化裂解装置和槽式旋转裂解反应器等,虽然结构不同,但都存在塑料在裂解过程中的状态为流体状态和流体水滴状态,所以不能迅速裂解,反应不充分,易结成粘稠状的焦化物,或称为燃烧棒之类的物质,没有充分裂解掉,存在残余化合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要解决废旧塑料橡胶裂解转化率和二次污染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采用高频加热、油化成膜的瞬时裂解反应装置,该装置安全密封、全封闭、无害化、无间断连续生产,裂解速度快,几秒钟内可以瞬时裂解,裂解转化率高,并且体积小,处理量大,安全高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采用高频加热、油化成膜的瞬时裂解反应装置,包括PLC自动控制系统、进料机及高频加热系统、高频加热反应釜、水环真空泵及水气分离器、可燃气体压缩机、燃气瓶灌装装置、水箱、燃烧器、蒸馏釜、催化剂罐、第一储油罐、冷凝器、第二储油罐、储气罐、自动排碳机构,其特点是:高频加热反应釜进料口连接进料机及高频加热系统,出碳口连接自动排碳机构,高频加热反应釜顶部的高温热油气排气口通过顶上催化剂罐与第一储油罐或直接与第一储油罐,第一储油罐通过冷凝器与第二储油罐连接,第二储油罐经可燃气体压缩机与储气罐进气口连接或与蒸馏釜连接,储气罐出气口连接燃气瓶灌装装置或远红外燃烧器;高频加热反应釜、冷凝器和可燃气体压缩机分别连接水箱和水环真空泵及水气分离器。
高频加热反应釜包括反应釜筒体及筒底,高频加热线圈,刮削摊薄机构,反应釜筒体及筒底夹层中装有高频加热线圈,中间包裹一层隔热保温材料,反应釜筒体直径为200-2000毫米,高度为100-2000毫米,筒底部角度为0-60度,反应釜筒体内装有刮削摊薄机构,刮削摊薄机构上装有环形分流盘和分流罩。
刮削摊薄机构为自动补偿悬浮刮板机构或弹性丝网刮板机构或四连杆刮板机构。
进料机及高频加热系统包括自动上料机,变频减速电机、螺旋螺杆推进进料机,高频加热线圈,漩涡气泵,螺旋螺杆推进进料机外面筒体夹层中装有高频加热线圈,螺旋螺杆推进进料机的螺杆与变频减速电机连接,出口端带阻尼阀,并与漩涡气泵和水环真空泵及水气分离器连接。
自动排碳机构包括旋转阀,螺杆架,电动闸阀、密封仓储筒,旋转阀一端与高频加热反应釜出碳口连接,另一端经螺杆架依次连接两个电动闸阀和密封仓储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废旧塑料、废橡胶在高频加热反应釜内瞬时裂解、油化成膜,分馏产出柴油、汽油、可燃气、干燥碳粉。该设备由PLC自动控制系统、高频加热系统、变频减速电机、上料机、进料机、高频加热反应釜、冷凝器、储油罐、分馏塔、排碳机构、储气罐、温度与压力传感器等组成。能使废塑料废橡胶在进行全封闭全密封环境内,无害化无间断连续生产,使废塑料废橡胶在几秒钟内瞬间裂解反应,并100%转化为可燃气、汽油、柴油、干燥碳黑粉末等。安全可靠,无二次环境污染。
高频加热反应釜采用高频加热熔化技术、自动补偿悬浮刮板成膜技术、环形均衡冷热对流技术、自动控制系统。自动检测反馈控制裂解反应流程。裂解反应温度可控制在正负0.5摄氏度,能精确瞬时裂解各种废旧塑料橡胶,100%转化成柴油、汽油、可燃气体和精细干燥碳粉等有用原材料。变频电机可随时调整送料机构、进料装置和裂解反应釜的需求速度,以达到最佳裂解反应匹配要求,可进行连续不间断生产,在几秒钟内瞬时裂解反应成汽油、柴油、可燃气、精细碳粉等有用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效奇;赵庆港,未经徐效奇;赵庆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977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线控制式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基于盆式支座改进的智能称重支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