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力总成悬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95890.X | 申请日: | 2012-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58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杨玉芝;陈勇;罗大国;吴必新;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5/12 | 分类号: | B60K5/12;B60K17/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122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总成 悬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动力总成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动力总成悬挂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悬置支架是采用冲压件焊接连接的,由于加工误差及焊接装配精度不高这两个因素的影响,易导致悬置支架的安装平面与变速器悬置凸台的平面之间有间隙。在将变速器总成装配在整车上后,悬置支架的安装平面与变速器悬置凸台的平面配合就会不紧密,这样易导致变速器总成与悬置支架连接处的受力不均匀,螺栓联接会出现松动情况,从而产生噪声。另外,由于悬置支架的安装平面与变速器悬置凸台的平面不平行,产生的安装角度会使变速器壳体受到一个附加拉力,严重时会拉裂壳体,使其完全失效。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01613807U,授权公告日为2010年10月27日,公开了一种悬置支架,包括一个U形的支架主体,在支架主体中间与动力总成连接的安装面上设有安装孔,在支架主体的一个侧面固定连接有辅助支架,所述辅助支架包括相互垂直成L形的辅助安装板、连接板,连接板与支架主体的侧面固定连接,辅助安装板上设有安装孔,其外表面与支架主体的安装面位于同一平面内,在辅助安装板与连接板之间设有支撑板。该实用新型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加工误差及焊接装配精度不高这两个因素的影响,悬置支架的安装平面与变速器悬置凸台的平面配合存在间隙,导致变速器总成与悬置支架连接处的受力不均匀,螺栓联接会出现松动情况,从而产生噪声,严重时会拉裂变速器壳体,使其完全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悬置支架与变速器壳体连接时会出现松动,从而产生噪声,严重时会拉裂变速器壳体,使其完全失效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实现减振降噪且避免变速器壳体因拉裂而失效的动力总成悬挂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动力总成悬挂装置,包括:悬置、第一悬置支架、销轴、第二悬置支架和变速器悬置凸台,所述的悬置与第一悬置支架通过销轴铰接,所述的第一悬置支架与第二悬置支架通过焊接连接,所述的第二悬置支架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的第二悬置支架与变速器悬置凸台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的安装孔在与变速器悬置凸台连接的一端上设有缓冲件。
所述的悬置与第一悬置支架通过销轴铰接,悬置与第一悬置支架可通过销轴进行调节,所述的第一悬置支架与第二悬置支架通过焊接连接,第一悬置支架与第二悬置支架之间固定,所述的第二悬置支架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的第二悬置支架与变速器悬置凸台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的安装孔在与变速器悬置凸台连接的一端上设有缓冲件,若第二悬置支架的结合面与变速器悬置凸台的平面不平行,即存在夹角时,通过缓冲件的不同变形量来补偿第二悬置支架加工误差引起的安装角,使结合面平行,并完全贴合。这样设计能够实现减振降噪且避免变速器壳体因拉裂而失效的目的。
作为优选,所述的安装孔包括光孔和沉孔,所述的沉孔置于与变速器悬置凸台连接的一端,所述的沉孔与光孔同轴,所述沉孔的半径大于光孔的半径,所述的缓冲件安装在沉孔内,使得缓冲件能够更好的嵌套固定在安装孔内,与变速器悬置凸台配合时起到较好的补偿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的缓冲件与沉孔过盈配合,当缓冲件发生形变时,缓冲件因过盈配合作用于第二悬置支架上,变速器壳体不会因为第二悬置支架的结合面与变速器悬置凸台的平面之间存在安装角度而受到一个附加拉力。
作为优选,所述的缓冲件在沉孔深度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沉孔的深度,在拧紧螺栓后,缓冲件产生形变,从而补偿因加工误差引起悬置支架的结合面与变速器悬置凸台的平面存在的安装夹角。
作为优选,所述的缓冲件上设有孔,所述缓冲件的形状呈圆环形,所述缓冲件的内径大于光孔的直径,这样设计使得当缓冲件受压产生形变时,不至于卡住光孔中的螺栓。
作为优选,所述的缓冲件为弹性垫圈,弹性垫圈的不同位置所受的压力不同,其变形量也有不同。通过弹性垫圈的不同弹性变形量来补偿悬置支架加工误差引起的安装角,实现减振降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缓冲件的变形量补偿第二悬置支架的加工误差以及焊接装配精度不高两个因素的影响,使第二悬置支架与变速器壳体的连接更可靠,可以实现减振降噪,避免变速器壳体因拉裂而失效,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装配示意图。
图中:1.悬置,2.第一悬置支架,3.销轴,4.第二悬置支架,5.缓冲件,6.螺栓,7.变速器悬置凸台,8.光孔,9.沉孔,h.结合面。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958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