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床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57586.6 | 申请日: | 2012-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232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凤涟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凤涟 |
主分类号: | A47C19/22 | 分类号: | A47C19/22;E05D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321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组合床。
背景技术
床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重要的用品之一,床是人们在一天的劳累之后最为重要的休息之所,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人们对于床的要求越来越多,不仅注重美观,更加的注重实用,现在人们在使用床的同时常常要配合多种的配套用品,其中床头桌已经成为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床头搭配品,人们在卖桌子之后,常常要在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再去寻找搭配的床头桌,这无形中大大增加了购买起居用品总的花费。通常的床头桌就是一与床高度相搭配的小桌子,放置在床头侧边位置,有时需要腾出这片空间时,搬动较为不便,同时由于床头桌较为矮小,其下打扫不方便,成为房间里累积灰尘较多的场所之一。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拥有床和床头柜功能,并且方便收起和打开的组合床。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合床,包括床主体,折叠板、支撑杆,所述折叠板使用铰接件铰接于所述床主体床头旁边的侧板上,其下板面上有与所述支撑杆相配的上凹槽,所述床主体床脚部分有与所述支撑杆相配的下凹槽,所述支撑杆一端装于上凹槽,另一端装于下凹槽。
作为优选,所述床主体与折叠板使用的铰接件为合页。
作为优选,所述合页使用的材质为铜或者铜合金。
作为优选,所述合页一面装于侧板,一面装于折叠板的侧边。
作为优选,所述合页一面装于侧板,一面装于折叠板底面的边沿部分。
作为优选,所述折叠板的四边为圆弧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组合床结构简单,实施方便,使得床具有了床头桌的功能,降低了起居用具的成本,同时该组合床的床头桌功能便于折叠,折叠时不占用多余空间,支撑杆不与地面相接处,方便打扫。
附图说明
图1是组合床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组合床折叠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组合床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折叠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该组合床,包括床主体1、折叠板2、支撑杆3,所述折叠板2使用铰接件4铰接于所述床主体床头旁边的侧板11上,其下板面上有与所述支撑杆相配的上凹槽21,所述床主体床脚12上有与所述支撑杆3相配的下凹槽121,所述支撑杆3一端装于上凹槽21,另一端装于下凹槽121。
这种组合床除了具有床的功能之外还具有,床头桌的功能,不使用时,可以将所述折叠板2折叠放置在床主体1的靠床头部侧面,如图2所示,所述的折叠板2使用方形面板,使用时可以将折叠板2打开,拿出支撑杆3 分别将两头插入所述上凹槽21和下凹槽121中,这样床主体1的侧面和折叠板2、支撑杆3之间,在支撑杆3所在截面组成一个三角结构,使得该折叠板2放置时更加的牢固。
所述床主体1与折叠板2使用的铰接件4为合页41,如图2所示;合页是一种常见的铰接装置,合页常组成两折式,是连接家具两个部分并能使之活动的金属件,通常由销钉连接的一对金属叶片组成。合页的品种规格较多,选择方便,安装容易,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合页41使用的材质为铜或者铜合金,铜或者铜合金都有不错的防锈效果。
合页的位置安装灵活,图2所示为合页的第一种安装方式,所述合页41一面装于侧板11上,一面装于折叠板2的侧边上。图3所示为合页的第二种安装方式,所述合页一面装于侧板,一面装于折叠板底面的边沿部分,这两种安装方式,均可以满足所述折叠板2在所述床主体的折叠位置要求。
所述折叠板2的四边为圆弧面,如图4所示,使得设计更加的美观,减少其棱角,可以使得使用时更加的安全,可以避免其使用时棱角对人体造成伤害。
总的来说,该组合床结构简单,实施方便,折叠板2可以使用多种样式从而达到美观的效果,该组合床使得床具有了床头桌的功能,方便人们摆放物件,降低了起居用具的成本,同时该组合床的床头桌功能便于折叠,折叠时不占用多余空间,支撑杆不与地面相接处,方便打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凤涟,未经王凤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575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