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管混凝土组合柱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30433.2 | 申请日: | 2012-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448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尧国皇;姜瑞娟;陈宜言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3/34 | 分类号: | E04C3/34 |
代理公司: | 深圳汇智容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38 | 代理人: | 潘中毅;熊贤卿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管 混凝土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结构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管混凝土组合柱。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因结构设计不合理,存在组合柱与钢筋混凝土梁的节点连接不方便,制造和施工成本高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钢管混凝土组合柱,使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在承载力、抗震性能和抗火性能上有较大的提升、耐久性好。可以应用在非抗震区和抗震区的高层建筑中,结构紧凑,便于施工。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包括:内钢管柱和套设在所述内钢管柱外周的钢筋柱,所述内钢管柱位于所述钢管混凝土组合柱的中部,其为中空的柱体结构,所述钢筋柱包括:交叉捆绑为一体的多根横向钢筋和多根纵向钢筋,所述钢筋柱的两侧浇注设有与所述内钢管柱连为一体的混凝土浇注体,所述内钢管柱的中空腔室中设置再生混凝土浇注体。
优选的,所述再生混凝土浇注体与所述内钢管柱连为一体。
优选的,多根纵向钢筋均匀的排布在所述内钢管柱的外周,其间相互平行并沿所述内钢管柱的延伸方向设置;
所述多根横向钢筋均匀套接在所述多根纵向钢筋的外周,所述多根横向钢筋与所述多根纵向钢筋相垂直。
优选的,所述钢管混凝土组合柱的截面呈圆形或方形。
优选的,所述内钢管柱的截面呈圆形或方形。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钢管混凝土组合柱,由于内钢管柱的中空腔室中设置再生混凝土浇注体,使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在承载力、抗震性能和抗火性能上有较大的提升、耐久性好。可以应用在非抗震区和抗震区的高层建筑中,结构紧凑,便于施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钢管混凝土组合柱的实施例一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钢管混凝土组合柱的实施例二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钢管混凝土组合柱的实施例三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包括:内钢管柱1和套设在所述内钢管柱1外周的钢筋柱2,所述内钢管柱1位于所述钢管混凝土组合柱的中部,其为中空的柱体结构,所述钢筋柱2包括交叉捆绑为一体的多根横向钢筋21和多根纵向钢筋22,其周围浇注设有与所述内钢管柱1连为一体的混凝土浇注体4;
所述内钢管柱1的中空腔室11中设置再生混凝土浇注体3.
进一步的,所述再生混凝土浇注体3与所述内钢管柱1连为一体。
进一步的,多根纵向钢筋22均匀的排布在所述内钢管柱1的外周,其间相互平行并沿所述内钢管柱1的延伸方向设置;
所述多根横向钢筋21均匀套接在所述多根纵向钢筋22的外周,所述多根横向钢筋21与所述多根纵向钢筋22相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钢管混凝土组合柱的截面呈圆形或方形。
进一步的,所述内钢管柱1的截面呈圆形或方形。以下具体介绍本实用新型钢管混凝土组合柱的结构构造。
内钢管柱1是截面呈方形或圆形的中空柱体结构,其为由钢制材料制成的方柱钢管或圆柱钢管,图1所示实施例的内钢管柱1的截面呈方形,图2和图3所示实施例的内钢管柱1的截面呈圆形。
内钢管柱1的中空腔体11中浇注有再生混凝土浇注体3,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再生混凝土浇注体3与内钢管柱1连结为一体,整体截面呈方形或圆形。
再生混凝土浇注体3是指采用再生混凝土浇注而成的承载结构,再生混凝土包括将废弃的混凝土块经过破碎、清洗、分级后,按一定比例与级配混合,部分或全部代替砂石等天然集料(主要指粗集料),再加入水泥、水等配而成的新型混凝土材料。
通过在内钢管柱1的中空腔体11中浇注有再生混凝土浇注体3,提高了钢管混凝土组合柱的承载力和抗震性能、且其具有耐久性好,抗火性能好,施工方便,节能环保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304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无极灯电器箱
- 下一篇:便携式音箱播放器